发表于: 2010-8-13 23: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义工人物:黄田,24岁,福建师大体科院保研生 支教地点:甘肃漳县(国家级贫困县)
) ]0 j1 J$ ^/ |9 ]9 u 支教时间:2009年8月—2010年7月
8 J3 Q4 P/ w: N3 o4 b “我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了一件可以感动一辈子的事情”' A+ I+ s4 B8 v! x
黄同学是福建师大第一个去西部支教的体育类保研生。而在此之前,去支教的学生以教语、数、英居多。5 a) Y1 J3 j3 S# q5 I# j1 Q
“你干吗要去西部支教?难道那里会缺体育老师吗?”黄田出发前,有人好意来劝告他。
2 F( e0 J% V6 h' v “我到支教地点后才切身明白,那里的体育教学确实还比较落后,没有多少本科毕业的体育老师,需要补充新鲜‘血液’,让当地孩子接触更好、更快乐的体育课。”黄田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答。/ n4 X% |9 z8 o
就拿做广播操来说,由于原来的教法很枯燥,当地的孩子学了一年也学不会。黄田在那里尝试用素质扩展、快乐体育的方式来上课,结果一个月后,孩子们就基本学会了广播操。
+ y! p; N( g7 N: y) m 他带来的教学新方法,也令当地的体育老师感到耳目一新。3 v0 L% C I4 R4 R
一年的支教生活,让黄田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有了不小的改变:“我原以为就是到那里当义工、无偿给孩子们上课,但没想到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一起筹款帮助当地盖学校、盖宿舍、盖水窖什么的。”
, W9 K0 t6 \5 @6 z1 M9 a1 C7 } “可以说,我的价值观在这次珍贵的义工支教活动后得到了升华,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幸福,会变得更加忍耐。”
+ W9 L* Q2 k! D. o0 y- d 义工人物:周展,28岁,金山小学音乐老师9 `1 Y; _. W' f: }" F" H L
支教地点:青海玉树孤儿学校 S ?! `2 m9 y7 \/ [1 H( V: s
支教时间:2010年7月—8月
$ `' A$ o( n, K0 l “以后有可能还会去当义工,希望义工成为生活常态化的一部分”) W0 [; y& M% V( H
本次由福建义工俱乐部召集义工赴青海玉树孤儿院支教的活动,福建义工去了28人,其中只有周老师一位是专职的音乐老师。& y6 x" j% V7 t
“我是第一次去支教,也是第一次当义工。虽然要去西部,但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去支教。”4 A" z2 X3 R5 r6 X: L
来到玉树孤儿学校后,周老师发现该校因为地震受灾的缘故,没有真正的音乐老师,也没有音乐教室,甚至连台钢琴都没有。她用从福州带来的木琴弹奏,用嘴巴来唱,用自带的音箱与MP3来播放音乐。条件很简陋,但当地孩子们在音乐课上学得很快乐。1 ^# y% E4 O3 a
虽然此次支教时间只有一个月,但周老师改变了自己原来对义工的理解:“过去以为义工就是无私奉献,通过支教,我认识到除了一腔热血,义工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像玉树孤儿学校会临时举行募捐活动或接待短期志愿服务,学生可能只能上半节课,因此我们也要学会随机应变地改变教学计划。我们原先对此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就适应了。”
/ m% @9 ~8 j5 |9 M 周老师说,这次义工支教的经历,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伟大之处,而是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做。“我原来没当过义工,但这次支教开了一个头,以后我肯定还会继续当义工。” |
|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