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奇特的八甲瑶家丧葬习俗 文/李富江
八甲,她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北面势江流域一带的简称;在莲花镇八甲流域瑶山,这里除去婚嫁民俗,她的白事丧葬习俗,也是独特自成一系的。
一、书写卜告,安排做事人员
在莲花镇八甲流域瑶村,如果某家有老人过寿,本村内的人便会自觉地拢到丧家去,商量丧葬方面的一应事宜。
这种事在当地称为众人众事,这些事主家人是不参与的,一切由村人主持。
这一带的瑶村,从古时候开始,便有众人出钱出力,为丧家操持丧事的习俗,特别是近些年成立的多村联动的老年人协会,更是使瑶家丧事的置办简单方便多了;这个老年人协会的内务事也简单,平时不设行政、经济方面的事务,遇有协会内村人有老人家过寿,丧家村上主事的,只要通知其他协会内村庄的主事人,由主事的再通知村内各户后,村民们便会以户为单位,筹集协会商定的钱款,交由丧家村上主事人统一管理开支,协会内成员,便会自觉聚拢到丧家去,听由主事人的事务安排。 这一带瑶家的丧事事务是:丧事主管、内外提调(一般由2人组成)、执写挽联对联和来礼登记、厨房办菜、物资釆买、打油茶敬茶、摆桌凳洗碗洗菜、以及抬灵柩送(下)葬人员等。
一个村上,一般是由一个德高望重,有行事经验的人来做主持的,而副主事的,也基本上都是有固定人选;主事和副主事遇事后都已是胸有成竹,各项事务人员名单,他们早在心中就已经确定。执写挽联对联的有文化之人,一开始便被安排书写卜告,按照主事们的人员安排,就书写做事人员名单。
上述的这些丧事事务人员,都是用白纸黑字书写张贴在丧家的主房外墙显眼位置,凡是协会内成员,在交了固定钱款后,便会到墙纸面前去,看看自己是被派做什么事。
二、行厨办菜,流水席开始进行
莲花镇八甲瑶村丧事执办最热闹的时刻,是在出殡的头一天晚上。在这天午后,丧家聘请的道师、鼓乐吹手和戏班,都已到场做事;各村村人及亲戚朋友,也陆续就有人到来上香吊唁。
协会内人员和来客,来到主家的房前,便能看到主事人安排的来礼登记书桌,客人们首先就去上名字和随礼的钱数,之后,手拿香纸,才到堂中停放的灵柩前上香跪拜。
这时,丧家的儿女,就跪在停放灵柩的堂中,迎接前来上香的客人。
客人跪地上香烧过纸钱后,都要向逝者默哀躬首3次,孝家的儿女,在客人躬首时,也随客人动作,跪叩灵柩作对客人的答谢,也是对亲人离去的痛惜。
从这天傍晚开始,那是置办酒席、跑堂出菜人员最繁忙的时刻了;客人上完香纸,喝过油茶后,就有专人引领,直接就被安排到酒桌边就座。桌席旁座够人后,立即就会有人上酒上菜开席。由于客人到来的时间有先后,酒席都是满员即开席。这里的瑶人称它为“流水席”。酒席的菜肴一般都会有“粗10碗”(10个菜),因为上香吃过酒席后,在墙上公布的丧事名单中,如果没有名字写出,在第二日出殡时,头夜上过香纸的各村协会员人,是可以不再到场的;亲戚朋友有事的,头夜上完香吃过酒席后,也会离去不转。 三、道师做法事,众孝子跟随“赴汤蹈火”
吃过晚饭,鼓吹手停吹,戏班歇场,这时,做法事的道师爷们就开始进堂做起法事来。
这一带的瑶家法师,通常是由多人主持,做法事的繁简,也是和金钱挂勾的,钱多的法事就复杂,简单的钱就少一些。
道师身穿白色道服,主持事务的主法师手拿仗剑,眼睛半眯,口中念念有词;旁边做陪衬的法师,是敲乐器伴奏的;奏乐的一般只在旁边敲器随主法师尾音复读,主法师每唱咏一句,副法师就奏乐一曲,随后复跟读。
法师从10月怀胎,母亲辛苦,到婴儿出生,父母养儿育女艰难;从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父母替儿女照看孙儿,如今孙儿长大,父母却离去。千般凄凉,万种情怀抛露,唱得人是泪流满面,伤心欲绝。
这一带的道法分为“养儿育女经”、“悲欢离合经”,以及“人之必然经”等道法,他们是在细数人生艰难,劝慰丧家孝子,莫要太悲伤。
道法的场次又分为:磨难上刀山,重出天路难,和轻走九宫步等等。
四、吉时离别仪,抬柩上山葬
做了一夜的道场,到了出殡日,众人在吉时到来时,就把灵柩抬出堂前的坪中扎架备抬;一切就绪后,丧家的一应孝子,就围绕灵柩顺时针方向转三圈。此时,丧家的长子就坐在灵柩上,各孝子也在出殡的路上有阻抬灵柩前行动作。这是丧家不舍亲人离去,作挽留的传统世袭风俗。
丧家孝子除去几个亲儿女外,如果下葬地离家较远,众孝子把灵柩送到半道,就可拆返回家了;孝子头上的孝布,在回时便可解下,统一收集后用火焚烧掉。送灵柩到墓葬地的,孝子把头上的孝布解下,在灵柩上甩打3遍后,再缠绕到头上圈定扎劳,回家后待做法事的道师施毕道法后,便可解下留着纪念,或是焚烧掉。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八甲瑶村人的整个丧事执办,是在灵柩下葬,摆酒席谢客后,就落下了帷幕。 END
作者简介:李富江,男,瑶族,55岁,恭城县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广西日报》《广西民族报》《漓江日报》等报刊发有作品。由于生活原因,在恭城文坛沉寂多年后,于近年再热衷学习文学创作,已在《桂林人论坛》发有1000多篇各类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