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恒盛昌公司在印尼瑟兰岛的规范化养殖基地 长期以来,罗源湾一直是福州市海水养殖的重要基地,湾内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保障了社会水产品的稳定供应,海水养殖业成为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以来,福州市罗源县松山垦区养虾面积缩减了六成左右,养殖户大批外移。与此同时,罗源县县外养虾面积却由当初的2万亩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2万多亩,相当于目前福州市全部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产值也由原来的2亿元左右增长到现在的10多亿元。 面对临港工业发展,退养进程加快,勇敢大胆的罗源养殖户选择了主动走出去,在县外、省外、境外开出了朵朵产业花,带动了福州市养殖业的外移发展,为破解养殖空间瓶颈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罗源县松山垦区地处罗源湾顶部,水路交通便捷,淡、海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养虾面积在高峰期曾接近2万亩,占据了罗源县的80%以上。2010年,湾内养殖户陆续到省外、境外开辟养殖空间。 黄向钦是到省外养殖的第一批养殖者,在江苏省如东县经营虾塘已有5年。凭借过硬的技术,再加上舍得投入与不懈地努力,他很快就克服了南北气候差异问题,试养南美白对虾成功,令当地村民钦佩地竖起了大 拇指。“当地村民以前也养过,但由于养殖模式粗放,一直不成功。”黄向钦说。 之后,他成立了黄氏水产有限公司,并 向当地承包了1万多亩虾塘,又分租给罗源人养殖。该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育苗、饲料生产、养殖、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成为罗源 县渔民转产转业的较好平台。今年,公司还计划联合其他公司在如东县征地10万亩建造标准化虾塘,同时在山东省东营市征地3.7万亩滩涂分批开发建造虾塘。 黄建航也是走出松山垦区的养殖户,于2010年前后在江苏如东县承租了1000亩虾塘。由于采取了温棚养殖技术,今年效益尤为不错,每亩单茬产量达到700公斤左右,每亩利润上万元,远远高出了普通土塘养殖模式。 “这里的价格也高。”他告诉记者,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虾塘靠近杭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大都市,运输成本低,商家更乐意来收购,批发价格会高出罗源县内4元钱左右。以60头一斤规格的为例,当地每斤售价21元左右,而罗源县内也就十七八元。“亩产达到300公斤就能赚钱了,今年价格高,超过60%的养殖户都赚钱了。”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又在山东东营承包了12000亩土地,在如东县承包了 6000亩,现在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明年会投产。 像他们这样走出去的养殖户,在罗源县并非个例。罗源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在文介绍,面对新的形势,很多养殖户都选择走出去,目前在如东县的罗源养殖户已经超过了300人,在如东县的养殖面积达到了2万亩,在江苏省达到了4万亩。目前,这些在江苏的罗源养殖户正在筹建合作社和协会,以求抱团发展。 罗源县人不仅将虾塘建在了省外,还远渡重洋,开辟境外养殖空间。利用当地的资源,结合他们的优良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模式,优势互补,成功地走出另一条渔业致富之路。 2014年1月,罗源县农兴水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恒盛昌(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在印尼瑟兰岛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项目正式 签约,随即,20位罗源渔民赴印尼参加生产。据了解,瑟兰岛基地总面积7600公顷,可开发虾池4000公顷,目前已建成276公顷,还有育苗场15公顷,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南美白对虾22.5万吨。“这里适宜南美白对虾养殖,一年可以养三季,而国内只养两季。”农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翁代财介绍说,目前开局不错,前景广阔。 在这些开拓者的示范带动下,正有越来越多的罗源人到省外去养殖。如今的罗源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是境内外四处开花,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不断完善、养殖技术日渐成熟。王在文告诉记者,罗源县将通过成立协会、组建平台架起县内与国内各沿海省份以及境外养殖的沟通桥梁,让更多的罗源人走出去。 随着我省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正在向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生着变化。福州市海渔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源湾临港工业的发展将迫使湾内养殖业整体退出,转移、安置湾内养殖户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罗源县水产养殖走向省外、甚至境外,不仅可以破解养殖空间瓶颈,增加养殖户收入,更有利于福州市沿海劳动力转移和渔区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