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4-17 15: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 p" E# A$ L, B. s1 J) x) \
胡汉生老人在修车。新华社发 退休后本该颐养天年,他却重操旧手艺,摆摊修理自行车。14年老人修了无数辆车,也挣了10多万元。可他将这些钱陆续捐了出去做善事,老人说,他摆摊修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行善。他曾表示,如果身体允许,自己要修车修到90多岁。他就是原南通市港闸区闸西供销社职工,曾荣获“江苏慈善奖”,入选“感动江苏”十大人物的胡汉生老人。12日,老人在自己摊前修车时突感不适,入院后心源性猝死,享年86岁。老人离世前一天,仍然打算再次捐钱。
* ^; i" p8 b# ^7 f* z! V4 b7 @ 3年修车攒钱为乡亲修了条200米的水泥路( c( g* R6 K& Q$ K* S9 I" e
胡汉生老人生于1927年,年轻时曾学得一手修车的好手艺。从供销社岗位退休后,老人却无法适应闲适的生活。在退休多年后,他觉得不如重拾老手艺,摆个修车摊,一来为提供服务,二来也锻炼身体。8 c8 L, k. a, j/ b2 v8 R G6 V* [3 ?1 Y6 x
于是,从1999年开始,胡汉生老人在港闸区唐闸老街上摆起了修车摊,3年下来,老人攒下了18000多元。老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生活有退休工资。这笔修车攒下的钱怎么用?老人想到为过往群众做点好事,他家门口原有条小路,一到下雨泥泞不堪,14户人家行走困难。与家人商量后,老人把3年的修车收入全部拿出来找了施工队,很快,一条长200米的水泥路建成了,周边的居民都方便了。( z2 q. r6 x3 _3 _) _
“修车的钱,家人谁都不准动,我有大用处” m! ~$ p" N& M9 \1 G" V
修成了一条路,老人也为修车挣的钱找到了“出路”。他决定,修车的钱家人谁也不准动,也是自己的“私房钱”,“有大用处”。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又靠修车攒下1万元。这些钱,大都是零钱或硬币,老人细心地用绳子一捆捆扎好。在家人支持下,2005年11月,他用纸袋将一万元包好,又用报纸裹了好几层,一路询问来到南通慈善总会,他要将钱捐出去。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笔捐款的来历后,都劝老人将钱拿回去,好好安排晚年生活。可是,胡汉生却执意要捐赠。望着被捆扎得整整齐齐、还散发着淡淡霉味的零钱,工作人员感动不已。此后,每逢有人需要帮助,老人就慷慨解囊。2008年,四川大地震,他在第一时间捐款1000元。
8 O+ e6 ^! d U: Y- r; R0 x 1元修一次车,攒满1万就捐出去! m/ x! g# O' X) ]0 B& t* m/ o4 A# `
存个万把块钱,对一般人来说可能不算太难,但对于胡汉生老人来说,可真不容易。修一辆车一般1元钱,遇到困难的人还免费。这几年自行车少了,修车的生意也没有以前好,一天收入也就十几块。可每攒够1万元,老人就将钱捐出去。因年事已高,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去年开始,老人的耳朵有点不太好使,即使这样,他戴上助听器,还是每天出现在修车摊前,依然坚持修车攒钱、助人行善。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做好事的行列中,老人还在他所在的龙潭村成立“汉生爱心互助协会”,至今已经募得各方爱心捐赠40多万元。# G) L N1 j) \% F: N! \6 ^% a
老人先后荣获首届“江苏慈善奖”,去年还入选“感动江苏”十大人物,可老人却对名利很淡泊,各级政府奖给他的钱,他也悉数捐出。今年1月23日,刚刚从南京领奖归来的老人,再次向“汉生爱心互助协会”捐出修车款1万元,至此,老人累计向社会捐出修车收入10.3万元。9 D6 ?. ]1 L5 ^! w b) ]
有人对胡汉生说:“有些富人都不舍得花钱做善事,你是一个普通百姓,年纪这么大了,收入也不多,为啥舍得捐这么多钱?”老人笑着说:“这是人生价值不同,现在我不愁吃穿,吃得太好了还会得富贵病,趁着身体还可以,为大家修修车,将修车的钱做些慈善,心里踏实。”
$ o/ \6 }$ E9 m- l9 U( S 猝然离世留下遗憾,很多人自发来吊唁
8 r& J6 w0 D5 q3 C* T 得知老人猝然离世,许多人自发来到设在其家中的灵堂吊唁。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老人家中。老人的小儿子胡振平说,4月6日,父亲正修车时,突然感觉头晕出现身体不适,最终遗憾离世。9 h& e4 {. g% c+ s. S; t
“父亲平时省吃俭用,连理发都是让母亲用剪刀替他打理。平时除了修车,回家的路上还会顺带着捡些塑料瓶子等废品,心里总想着要攒钱行善助人。”胡振平哽咽着说。“就在他离开的前一天,他还跟我说要再多修点车,然后将政府刚奖的几千元钱凑一起捐出去。”2 f' _& b9 d. {3 A% C& E% Y- _3 K, s
“‘修车攒钱,助人行善’是父亲最大的心愿。如今他离开了,我们都十分悲痛,但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儿女们学习。”胡振平说。(扬子晚报记者 郭小川)% M' e z& F8 j/ h7 N9 ?+ L4 C" f
2 u. L8 T% ~0 U- q6 O |
|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