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查看: 733 | 回复: 0

发表于: 2021-4-24 1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友情提示:点击上方"殡葬服务百科"↑免费订阅

目前,中国殡葬服务经济化程度越来越深。在缺乏公德良俗背景下,一些殡葬陋习为高价殡葬服务消费创造了需求。“薄养厚葬”、“面子殡葬”等糟粕文化所引导的观念导致很多丧属在购买骨灰盒、公墓、举办葬礼等方面存在高额消费的状况。殡葬商品化的真正危机,是商业化的流行风潮侵蚀了人们原有厚实的生命情感,偏向于群向性、攀比性与炫耀性等消费心理,成为一种炫耀财富的工具,助长社会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猖獗。
因缺乏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重,殡葬服务政策的推进在一些地区存在忽视文化引导,且不注重与当地当前风俗相适应而过度超前的特点。如,2012年,河南周口在“政绩观”的驱使下,忽视了中国目前还十分强烈的“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观念, 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运动,损害了逝者尊严,伤害了丧属感情,造成了一定社会矛盾。又如,2014年,安徽省安庆市在极短的时间里强力推行火葬,收缴砸毁大量寿材。一些老人,为了能赶在6月1日新政之前“睡着棺木死去”,于是纷纷以喝农药、上吊、投井、割喉等方式自杀。
殡葬原本是建立在生命体验而来的仪式实践,是从人性的关怀处领悟到生死的本质内涵,成就生的价值与死的尊严,这是贴近于人性的礼仪教养,精神性的开发重于物质性的享受。而目前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在浓厚的死亡禁忌下,殡葬服务几乎丧失失了精神性的礼仪教养,掉落到物质性的生存竞争中。丧亲者在殡葬服务过程中扮演着决策、协调与执行的角色,往往不是他人可以越俎代庖的。
当前,大部分国人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与精神辅导,极易在殡葬服务过程中出现紧张与压迫感,甚至引发出各种争执与冲突。而殡葬从业者的引导重在当期心理治疗,而不可进行预先防治,其无法让丧亲者在殡葬期间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协助,能以仪式来完成哀悼,走出丧恸,心中虽留住哀思,但能哀而不伤。所以,中国殡葬服务制度的健康文化塑造和传承功能并未有效实现。
殡葬服务的社会心理治疗功能实现与其人力资源状况紧密相关。我国殡葬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建设尚存很大问题,尽管近年殡仪馆和公墓中社会工作师与助理社会工作师的总量和均量都呈上升态势,但其绝对值依然较低。同时,很多殡葬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差,产品不够丰富,缺乏人文关怀,一些殡葬服务人员能力差,养成了冷漠、随意、粗糙和拖拉等陋习,无法满足丧户的哀伤抚慰需求。这与殡葬服务制度应有的社会心理治疗功能相悖。此外,当前孝道式微也令人担忧。孝道缺失与亲情弱化使得在殡葬活动中,公墓等殡葬服务基础设施的情感记忆功能大大弱化。

所以,要改变中国殡葬服务现状需要以人为本应体现亲情化和人性化,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殡葬服务的对象为逝者,而购买者则为生者,接受服务者和购买者分离是殡葬服务的一个典型特点。换句话说,殡葬服务直接服务的对象是逝者,间接服务对象为生者。但是,购买服务的生者往往与接受这些服务的逝者具有亲属关系,因此,如果将家庭和家族作为一个单位来考虑,殡葬服务的接受与购买主体又是单一的。一位逝者与其亲属、生前同事、街坊邻居等群体存在紧密或相对紧密的关系。所以,殡葬服务涉及的人员范围较广,应加强中国殡葬服务的亲情化和人性化元素建设,彰显殡葬服务的以人为本。

合理的殡葬服务制度不仅可在丧期对丧属发挥哀伤抚慰的功能,而且能在未来为亲属实现情感记忆功能。中国人生死企盼既具有伦理化的特征,其核心观念是孝道;又具有礼仪化的特点,其核心观念是“礼”。尽管亲人已经逝世,但人们在精神与心理的世界觉得与逝去的亲人还能在一起。殡葬服务往往寄托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 殡葬仪式则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精神寄托。


合理的殡葬服务制度可以让丧属不必为经济、程序等方面所困,而能使其对丧者的哀伤之情得到充分的表达。殡葬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逝者的价值和贡献,殡葬服务基础设施(主要指公墓)可以保存死者的遗体(或转化形式)和对象物,是怀念死者之处,具有情感记忆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可持续运行的殡葬服务制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当代殡葬服务制度不是用来抵制或禁止传统的殡葬,二者不是建立在文化对立情境上,应是顺着原有的殡葬发展出符合新时代的殡葬服务制度,这需要政府、殡葬从业者和人民集思广益的礼俗再造。


[1] 郭林:《从“死无所葬”到“葬有所安”:四维特性视域下中国殡葬服务制度的改革路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3 期。
[2] 郑志明《当代殡葬学综论》,台湾文津出版社2012 年版。
[3] 人民网舆情解读:《周口平坟, 平不了民心》, 人民网,2013
[4] 博客中国 新政前死去:深度剖析安庆老人自杀事件 2014
[5] 邓晓霞:《弘扬孝道 共建和谐———对孝道式微的调查》,《人民日报》2007 年3 月11 日第10 版。
[4] 郭林 人本、营益与治理:中国殡葬服务制度的建构策略 2016


702bfd3ff2916f42c81f896f58f68e24.png 往期回顾(受篇幅限制,不定期更新,点击标题查看):1.当前国家全面推行殡葬改革,火葬和土葬孰优孰劣?
2.殡葬改革也需要创造性贯彻落实!
3.殡改成功的前提是尊重民俗
4.再谈殡葬改革——给父老乡亲们请个愿!
5.1958年的平坟运动
6.殡葬改革43问,读懂殡葬改革政策规定
7.殡葬改革要顺民意、重实效!
8.坟地:复耕乎?还林乎?
9.推动殡葬改革,党员干部是带头,不是牵牛!
10.给地方殡葬改革提点意见
11.殡葬改革到底还是为了钱!
12.关于“逼死人和砸棺”推行殡葬改革的理性思考
13.禁止土葬不等于殡葬改革
14.殡葬改革需要时间
15.葬俗改革步履维艰,关于殡葬改革的几点思考
16.关于殡葬改革方向问题,值得深思!
17.殡葬改革与农民的利益
18.殡葬改革应大力宣传、引导而非“一刀切”
19.“一刀切”下的殡葬改革,悲!谁能懂?
20.把抵制火葬单纯地归结“封建迷信”可能有失偏颇
21.殡改成功的前提是尊重民俗
22.活得有尊严 死也更体面
23.殡葬改革需要时间,欲速则不达!
24.关于殡葬改革方向问题,值得深思!
25.轰轰烈烈的殡葬改革,到底好还是不好?
26.垄断猛于虎:破除垄断是殡葬改革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27.丧葬习俗是传统文化,还是糟粕?
28.殡葬改革首先要从殡仪馆抓起
29.关于殡葬改革,应尊重人民群众自己的意愿
30.对汉族多一些尊重与敬畏,总不是坏事


来源:

629ac8438d22eb493d747398e06e4d12.jpg
← 长按左侧图片关注我们
@殡葬百科,微信号:zgby365
每日更新,只等你来!
                微信图片_20210607103244.png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289 | 回复: 293

手机版

轻松易点,迅速到家!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窗哥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手促销资讯,尊享邮件特惠商品,优惠不错过!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问题反馈| html {   -webkit-filter: grayscale(90%);   -moz-filter: grayscale(90%);   -ms-filter: grayscale(90%);   -o-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 }

GMT+8, 2024-12-22 02:29 , Processed in 0.2214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罗源湾之窗 - 联系电话:13799315700 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02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闽ICP备12018450号-1 )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