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谁家“漆研绝技”,美若七言绝句? 罗源林氏兄弟与“大漆”的奇妙情缘 洪映 康琳 黄益辉
【名词解释:大漆是与丝绸、陶瓷一样名动天下的中国独特元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大漆髹饰”相关的项目有19项。大漆有生漆、土漆、木漆、金漆等不同的叫法,但在我国,大漆被称为“国漆”,大漆、漆艺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在国外,大漆又常常被人们称为“中国漆”。中国对漆的使用有8000多年的历史,它赋予了器具丰富的色彩,刻画了中国最美的记忆。】 图为:林维銮(右)、林维惠(左)兄弟
从继承父辈手艺,默默从事寺庙装饰,到另辟蹊径,毅然转向漆艺创作,来自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的林维銮、林维惠兄弟俩,来到闽侯县上街镇的根雕创意园,历经四年摸索,秉承“罗源工”精工细作的理念,在脱胎漆器的技术基础上大胆突破、跨界融合,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大漆”复兴之路。
从“茶空间”到无限空间
“这一套红黑色调的‘兰亭雅集’,灵感来自王羲之的《兰亭序》。那天我读到其中一句‘流觞曲水’,顿时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便有了这个茶盘的创意。”林维惠介绍手中自制的漆艺茶盘,眼中满含珍爱。约三尺长、八寸宽的黑色茶盘上,“流淌”着一条蜿蜒迂回、曲线曼妙的“红河”,品茗间仿佛看见文人墨客在溪流边吟诗唱和、风雅非凡;“红与黑”的经典碰撞,漆面如缎的美妙触感,使得传统与时尚完美交融。
图为:漆艺茶盘“兰亭雅集”
在茶盘的灵感引领下,一整套以实木为胎、大漆为面、红黑为主色、中国风为格调的“兰亭雅集”,完美铺陈在两兄弟的工作室“漆研堂”中,并成为他们近期的主打产品,供不应求。 兄弟俩介绍说,茶桌的实用特点决定了作品多以木质为原胎,而技术上则与福州传统的“脱胎漆器”一脉相承,主要区别在于去掉了“脱胎”的环节。“给茶桌、茶盘上漆不难,可要实现陶瓷和大漆的结合,当初可费了不少神。”林维惠回忆说,几度失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得到福建漆艺大师、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周榕清的指点,顿时打开了漆艺殿堂的大门。 图为:陶瓷和大漆结合的作品
“那次带学生去木雕城实习,偶遇从事漆艺的两兄弟,他们非常谦虚好学。那时我刚从东京艺术大学交流回来,就把传统技法的窍门及日本的先进技术分享给他们,还经常带他们去各名家工作室参观学习。”周榕清赞许地说,兄弟俩可以说是飞速进步,很快在福州的漆艺领域脱颖而出。
在周教授的点拨下,兄弟俩逐渐明白了陶瓷上漆的要领,如表面先要变粗糙,要掌握烘烤的火候,要调整大漆的配方等。他们不厌其烦反复实验,把一批半成品分别进行浸泡、水煮、暴晒,每天观察、比对、分析、总结,直到陶瓷与漆面完美贴合。
尝到了给陶瓷上漆的甜头,兄弟俩还尝试在各种金属、石头上进行漆艺创作,甚至寻求3D打印的突破,在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上积极探索。“大漆在我国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珍贵的‘非遗’文化。我们这一代既然选择了传承,就要有创新的意识和使命。‘茶空间’系列成熟后,我们将把漆艺拓宽到更多空间,实现大漆的无限可能。”哥哥林维銮坚定地说。
从寺庙装饰到漆艺创作
说起大漆,兄弟俩如数家珍。原来,他们和两个哥哥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村镇、县里甚至市里的大小寺庙,从事修缮、装饰工作,早就和雕刻、油漆等结下不解之缘。父亲和哥哥至今仍在寺庙中忙碌,而四年前的那一次之后,他俩选择了另辟蹊径。
图为:繁忙的漆器生产车间
“2016年的那天,我们在三坊七巷的一个展厅里发现,小小的漆艺茶盘,竟标出9000多元的高价,顿时震惊了:能不能让大漆不要这么高高在上,而是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如我们试一试。”就这样,他们凭借从小积累的技术,开始尝试从寺庙装饰转向漆器制作。 图为:林维銮正在给漆器“揩青”
漆艺是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漆的开采却并不广为人知。两兄弟说,“百里千刀一斤漆”,采漆工人通常要走几百里、割上千刀,才能采到一斤的漆。大漆因来之不易、取材天然、健康环保而价格昂贵,兄弟俩只能通过尽量缩短工期来降低成本。他们精心设计“荫房”,让光照、温度、湿度等变得可控。“天气不可能配合我们,所以我们就要在荫房里调配‘天气’。每样作品都要进出‘荫房’20多次才能完工。”
兄弟俩说,做漆要有适宜的天气,几乎是“人做一半、天做一半”。周杰伦在《青花瓷》中唱道“天青色等烟雨”,待到烟雨迷蒙时才能烧制出梦幻的天青色,就是这个道理。 “荫房”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天气、提高了效率,然而漆器的制作仍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繁琐工序。在“漆研堂”的双层工作楼里笔者看到,工匠们正埋首于各自的活儿:楼下是相对粗放的木胎切割、裱褙、造型、打磨,楼上是精细度不一的打链、刷漆、水磨、推光、揩青等加工环节,每个作品的成型竟然需要四、五十甚至上百道工序。
“大漆与化工漆相比材料珍贵得多,所以不能喷漆只能手刷,推光的工序更是非人工不行,缺少耐心、没有工匠精神是干不了这行的。”哥哥林维銮说,由于诸多因素造成大漆制品价格相对昂贵。于是他们在构图过程、制作工序上形成梯度,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从壮大团队到产业振兴
林维惠专注的神情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他正用尖尖的镊子夹取细碎的蛋壳,粘上漆后拼贴在一张茶桌的仙鹤图案上。大小不一的细碎蛋壳,或疏或密地细致粘贴着,呈现出仙鹤白羽的渐变,实在惟妙惟肖。 图为:林维惠正在粘贴蛋壳
“一天还完成不了一只。这幅《瑞鹤图》有20多只白鹤,我已经完成大半,用时超过一个月。”林维惠说,大漆呈深褐色,彩色矿粉调不出白色,只能用蛋壳来代替,这手法在传统“漆画”中也经常用到。望着桌案上振翅群舞的仙鹤,刘禹锡笔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境翩然浮现,这“漆研绝技”竟美若“七言绝句”! 图为:林维惠正在粘贴蛋壳
图为:《瑞鹤图》半成品的局部 图为:运用“蛋壳贴”工艺完成的作品
漆艺作品不仅美在意境,还美在手法,每一道工序都讲究周到、细腻、圆润、饱满,“推光”工序更有极致的要求:将发丝揉成团、蘸取面粉,经由女子的手,在漆器表面耐心推磨、直到顺滑如绸缎。发丝、面粉、女子的手,无一不是温润柔和的代名词,如此“温柔”的协奏,才能谱出漆器行云流水般的绝美韵律。 图为:漆器制作工序之一——“推光”
图为:漆器制作工序之一——“推光”
“福州在我国享有‘漆都’的美誉,全国漆艺协会也设在福州,不久前市里还印发《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可见当下福州的漆艺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处于蒸蒸日上的朝阳态势。”周榕清说。两兄弟也介绍说,目前他们只需专注于‘茶空间’产品的自由创作和私人订制,自有茶企业或网上销售团队主动联系订购,完全不用愁销路。
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大力发展的东风,两兄弟逐渐带出了一支数十人的罗源漆器制作团队,“家乡罗源一直名声在外的就是‘寿山石雕刻’,‘罗源工’也因而出名。我想我们绝不能辜负‘罗源工’的美名,也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就算做到80岁依然热爱,依然坚持。”林维銮说,接下来他们考虑和罗源县职业中学合作,开设漆艺展馆或课堂,引领更多家乡人认识、从事漆艺,让“国漆”这一传统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绽放异彩。
罗源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洪映、康琳、黄益辉 监制:黄振法、洪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