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4 17: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中国改革报记者 陆天然 丁南
2012年12月26日下午4时许,福建省长泰县“林墩工业区”石横村,村民林龙飞的石板材厂里锯机轰鸣,各种型号的花岗岩饰面板材散落在厂区的各个角落。
“2017年后若扔掉投资百来万的石板材厂,还真不知道能转行做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有着七八年从业经历的林老板多少有些迷茫。
占地两三亩,锯机二三台,雇工十余个。在“林墩工业区”所辖的五个行政村,像林龙飞一样使用村旁路边集体土地的石板材厂不在少数,加工企业曾高达770家。
数公里外的陈巷镇吴田山花岗岩矿区,是“林墩工业区”石材“荒料”的主要来源。而在距离石横村不远的枋洋镇溪口自然村,被誉为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典范的福建省最大水利枢纽项目——龙津溪饮水工程正在紧张施工,2016年完工后将通过13.58公里的引水隧洞为邻近的厦门开辟第二供水水源。
作为闽南地区唯一一个与厦门、漳州、泉州直接接壤的县份,“十二五”伊始,长泰县委、县政府初步提出要把长泰建成“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的发展定位。按照相关规划,位于龙津溪生态控制区的吴田山所有采矿点应在2017年底全部关闭。受运输半径影响,届时“林墩工业区”大多数石材加工户将无料可用。是整体退市还是转型整合,影响数万人生计的长泰石材企业面临艰难抉择。
支柱产业缘何成毒瘤
“吴田山矿就是长泰的一颗毒瘤!”包括矿区周边村民在内的多个受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12月27日上午10点钟,县道枋(洋)陈(巷)线三娘自然村路段某石料堆场,祖地村矿主林祖兴向记者展示不久前下发的《长泰县逐步关闭饰面用花岗岩矿区规划方案》。
这份由长泰县委、县政府印发的规划方案称,自2013年元月1日起,长泰县将按每吨6~8元的标准对饰面用花岗岩开发企业征收矿区关闭基金,用于对2014年采矿证到期后不再延续采矿权的矿点进行补助。在此期间主动关闭的矿点按时间节点给予每亩3~5万元补助,在2017年最后期限关闭的不予补助。
始于上世纪80年底末的吴田山石材开发,曾是长泰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下游石材加工年产值高达二三十亿元,并带动了当地民营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截止2007年7月《吴田山饰面花岗岩矿区开发总体规划》通过评审时至,吴田山矿区的开采坑口由2003年前的470个减少到298个。这298个采矿点被整合为23本采矿权证,目前开采面积缩减为4平方公里。但据矿区所在的新吴村某矿主透露,每个合法采矿权其实都由若干“拼凑”的个体矿点单独操作,多年来矿区整治背后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
自2001年始,长泰县人大常委会就年年深入吴田山矿区开展调研,提出整治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加强整治。
2012年6月15日,长泰县人大常委会在致长泰县政府的“关于对《吴田山和夫坊半岭矿区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中,连用五组“严重”痛陈吴田山的沉疴痼疾:矿区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缺乏严重、道路损坏严重、水库淤积严重,并措辞严正地要求县政府在三个月内就关闭矿山的研究处理情况进行书面报告。12月17日,《长泰县逐步关闭饰面用花岗岩矿区规划方案》姗姗来迟,提出2017年前全面关闭吴田山矿区。
拥有两个开采矿点的林祖兴告诉记者,自己的一个矿点已没开采价值, 2013年主动关闭可以多拿几十万补助,而另一个矿点还是坚持到2017年比较划算。按照他的说法,位于陈巷镇夫坊半岭上花矿区的12本采矿证将在2012年底和2013年2月到期后全部关闭,而在吴田山的20多本采矿证中,2014年前将有三分之一没有开采价值和经营不善的矿点主动关闭。
据长泰县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员透露,这批关闭矿点及下游相关产业的补助资金保守估计为两亿元。而“十一五”期间,长泰县的年财政总收入仅为1.55~7.35亿元,“十二五”开局的2011、2012年度则分别增长至10和15亿元。
相对于近两年地方财政财力的增长,石材产业占当地经济的比重大不如前,吴田山采石业事实上已经沦为长泰县的夕阳产业。
长泰县人大常委会就曾多次表态:不管吴田山矿区对长泰经济发展贡献多大,都要坚决整治。而记者日前在对长泰县“山、水、石、村”综合整治问题进行采访时,多个政府部门人员均表示,长泰石材问题比较敏感,还是多做少说。
南坑水库、江新水库早已沦为石粉沉淀池,活盘水库淤积面积达300亩以上,矿区群众饮水困难,下游农田受到严重影响……曾经风景秀丽的闽南第一峰吴田山历经二十多年透支开采,环境问题在多届政府主官任内“慢慢变老”、积重难返,而刚刚明晰的五年关闭过渡期限,可谓山高水长、任重道远。
生态布局遇石材困局
与吴田山采石业利益攸关的是枋洋镇林墩溪沿岸的5个行政村。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和吴田山主矿区相邻的枋洋镇乔美、林溪等村自发形成的石材加工业渐成气候,至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8.6亿元,成为长泰县最主要的民营工业集中区及漳州市最大的石材加工出口基地。2008年元月,“林墩工业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运作,辖枋洋镇区的乔美等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的94平方公里区域,履行镇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
截止2011年的数字显示,“林墩工业区”石板加工企业保有量729家,当年实现工业产值21.4亿元,年解决劳动就业3万多人。
长泰县政府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为确保水质不受影响,枋洋镇龙津溪引水工程上马后,上游流域乡镇就不再考核GDP和招商任务,中心工作是清理沿线工业和生活污染。”
基于厦门调水工程和厦漳泉同城化生态核心的发展新定位,已经浮出水面的吴田山矿区五年关闭路线图,将导致“林墩工业区”的石板加工业辉煌不再。
林溪村池仔头,总投资10亿元的半月山国际温泉会议中心是“林墩工业区”东和实业公司的转型投资项目。家住林溪村的东和实业副总林茂生告诉记者,“林墩工业区”的石板材厂大多就地取材,而主要从事墓碑出口的东和公司原料基本从外地采购,吴田山矿区关闭对企业影响不大。
像东和实业一样能够提前谋划转型的石材企业,在“林墩工业区”只是凤毛麟角。相较于“中国石材之都”南安市水头镇的石材原料全部来自外地,一旦失去近在咫尺的吴田山石料来源,整体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林墩石板厂将毫无优势可言。一些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甚至向记者断言,林墩大多数加工厂淡出石材业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整个长泰的石材业从诞生之始就是“问题学生”。
记者了解到,在吴田山矿区的298个矿点堆场,“林墩工业区”和陈巷镇新吴、吴田、上花等村的近千家石材加工企业(户),大多没有合法用地手续,以租代征的农地保守估算在万亩以上。而国土部门相关人员也向记者坦言,矿区及石材加工区周边土地私下租售令行难止,远远超过政府征地价格。
自2008年成立之后,“林墩工业区”管委会的一个主要工作是整顿无序发展的石材加工业。2009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饰面石材行业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后,林墩的石材企业基本能够按照治理标准完善设施建设,实现废料定点堆放和废水“零”排放。但在长期畸形发展中粗放经营的石材业,已经错失了整体转型升级的最佳机会,注定要在吴田山矿区关闭后完成它的产业使命。
2007~2011年五次蝉联“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2010~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福建省科学发展十优县”的长泰县,在发展布局中正有意无意地摒弃脏、小、乱、差的石材加工业。
2010年9月,长泰县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2年10月,长泰县委办公室更是编发《从“后花园”到“核心区”的跨越》的县委书记署名文章,提议在未来发展定位中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影响生态的项目逐步落实退市机制和实施腾笼换鸟。
坐漳州倚厦门承泉州,重点对接厦门、泉州、浙江、广东等周边地市产业转移,极具区位优势的长泰县,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近年来一些签约项目的总投资动辄数十亿。日暮穷途的石材业在当地产业发展中已无足轻重。
但长泰县整个石材链条包括开采、加工、运输、销售及配套服务,涉及本地从业人员及外地务工人员数以万计。仅在林墩,就有石材加工企业700多家,石材运输车辆1500多辆,清渣服务队29支,维修、加油店铺50多家,餐饮、旅游和商贸等服务业近250家,年解决劳动就业3万多人。
据长泰县职能部门有关人员透露,出于“稳”的需要,将借鉴吴田山关闭基金对主动关停加工厂进行资金补助,未来会有充足的时间让小企业外迁、大企业转产。
政府,企业,产业——准备好了吗? |
|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