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查看: 1985 | 回复: 0

发表于: 2021-4-22 1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ef8439d610ad45234a76353280b15dc0.jpg
      在泉州,市区及惠安等县、市、区多有畲族同胞分布,主要姓氏有蓝、雷、钟三姓(原有五姓,另外有盘姓、鼓姓)。早些年大多生活在山区或农村,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客,畲民大都聚族而居,自成村落。
       一、婚俗和服饰

8c2e46bcf992d699c266b01b567c3ebf.jpg
      在畲族传统里,姑娘出嫁应着“凤凰装”,色调纯黑,上衣右衽,衣领胸襟、袖口都绣上五彩花鸟等图案,大襟有双凤牡丹,腰束宽丝织带(绿色);下穿黑色长裤,管口镶几圈红绿色调相间的花边;脚穿方头钩鼻绣花黑鞋;头饰,先用红毛线将头发挽在头上,再扎成高髻,冠以左右双角的尖形布帽,发髻插簪环等银饰和颜色各异的料珠,使之下垂额前,遮向脸部,三把银风头饰的嘴、翅、爪、挂着银链,各缀料珠及小银片垂至眼前。这种凤凰装一生只穿两次,即结婚和亡故各穿一次。另外,还制作用以平时穿用的凤凰装(制作略同,但较结婚的简朴)。畲族姑娘佩戴的银饰品制作工艺精巧,在过去各地常有着畲族服饰的商贩沿街叫卖。

a0ad66064a606ea4ea59d39efbb5db95.jpg
      畲族男青年若看中同族的某姑娘,就托媒人带一斤面条,往女家说亲。女家父母招待媒人饭菜后,如说“你回去后,不要再来了”,就表示女方不同意;若说“你回去,再来吧”,就表示女方同意了。但面条女方是不收的,要待到媒人反复三次登门才肯收面条。

435a2cf5bfeb5689578e1e6aa7e7738f.jpg
      迎娶新娘的前一天,男方应由“亲家伯”(由善歌机灵的新郎兄长辈充当)挑礼物,同媒人一齐到女家行大聘。亲家伯一进门,就要善于随机应变,摆脱女家姑嫂们各种“挑剔”和“刁难”,如以歪脚板凳请坐等等;晚饭后还要应付“对歌”,歌唱得好,以礼相待;唱不好,以灶灰抹脸,甚至毫不客气地驱赶出门,实在是“难为亲家伯”。出嫁当天,新娘拜辞祖先,在厅堂中给兄弟“留饭”。新娘出嫁有哭嫁的习俗,出嫁前三五天至上轿都要哭,半夜醒来哭,梳髻穿衣哭。主角是“姐夫头”(傧相)的,有《入房歌》,对新郎唱的,还有《翻床歌》等,由姐夫头爬上床翻滚,边翻边唱。畲族唱的歌,大多是承袭前人的格调或模式,随口编唱,歌词很不固定,经常出现后人超过前人的优美歌词。

5489b74c6a72774731cfc6bcbbd38008.jpg
       二、盘歌(对唱)
      畲族人酷爱唱歌,形式有“家里盘”:哪家有来客,本村男女歌手就找上门来与之对唱。盘歌内容就来客而定,分为远方生客,还是姑娘、少妇;是平时还是节日,有所区别。盘起歌来,经常彻夜唱到天亮,甚至连唱几夜。如果对象是生客,一定请他先唱《高皇歌》(盘瓠歌)起歌,以辨明来客是否畲族人;结束唱《送神》。此外,有《茶歌》《送郎》《状元游街》《八仙令》《点心歌》等盘唱歌目。另有“野外盘”,较自由活泼,可以邀歌、逗歌、激歌,还有集体对盘、拦路盘、追赶盘等等。

bcab44143f365b39e01f463cd288ce21.jpg
       三、节日

3a6340683b89dd153d7f5840815e8986.jpg
      畲族人节日活动主要是祭祖,代表神物是“祖图”(有的称“宝印画像”),白布绘制,长约5丈,阔约1.5尺,内容绘畲族人祖先盘瓠的传说,平时收藏于竹箱。另一种神物是一根刻有龙头的拐杖,称“祖杖”(图腾标志)。祖杖奉于公祠,祖图由德高望重的族长保管。祭祖时把这两种神物装于竹箱,挑至举祭者之家,把祖图和祖杖张挂陈列于厅堂。上香后,由本族祭师高声唱歌,唱完进食,食完又唱,一天达数十次之多。主祭者穿红衣,其子穿青衣,参加过祭祖三次,才有资格穿红衣。其间,亲属互相祝贺。还有传统的鼓乐,跳一种传递祖杖的“龙杠舞”,甚为热闹。

c9a88cd1293fd2eca67b1a68eae1f2b7.jpg
       人们都以能举祭为荣。祭祖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为主)、五月初五、七月十五日、十二月十五日(规模最大)。以上都是畲族盛大的节日。畲族人治丧有“做功德”,须由祭过祖的8人在死者灵前诵祷,或在其祖先牌位前歌舞,这样就是做功德了。不做功德,不得下葬,否则不吉利。
       在过去,畲族人以番薯为主粮,视稻谷为珍贵食物。

a0c49ade247e037168ca5b991703c126.jpg
      (辑自《泉州习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泉  州  史  志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289 | 回复: 293

手机版

轻松易点,迅速到家!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窗哥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手促销资讯,尊享邮件特惠商品,优惠不错过!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问题反馈| html {   -webkit-filter: grayscale(90%);   -moz-filter: grayscale(90%);   -ms-filter: grayscale(90%);   -o-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 }

GMT+8, 2024-6-2 20:46 , Processed in 0.2912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罗源湾之窗 - 联系电话:13799315700 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02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闽ICP备12018450号-1 )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