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查看: 2543 | 回复: 0

发表于: 2021-4-15 16: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畲 族

dbe034e1f108ed5ab9603923336dc207.jpg

一帧畲乡的剪影;
一缕茶香的飘逸;
一曲不老的歌谣;
缱绻一段山哈的故事;


db87defd370eb47c42c4ae1a3d795100.png
畲族



d00c32b68fde8e5d3b8cfbdcba70e676.png
畲族

0bd99b02dfc04492067e0ce003c1d564.png
刀耕火种

7600f503f06b8f8d0b8db3631a2eb7f5.jpg

“畲”字读shē,意为刀耕火耘。
畲族自称“山哈”,“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为客人。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四女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

相传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形象如蚕,育于盘中。忽而变成一只金龙,豪光显现,遍体斑纹。高辛皇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期),号称盘瓠(hù)。其时犬戎入寇,国家异常危急。高辛皇帝下诏求贤,告示天下:天下能斩犬戎番王头者妻以三公主。盘瓠揭下榜文,挺身前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皇帝,皇帝意欲悔婚,盘瓠忽言:将我放在金钟内,七天七夜,就变成人。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一看,盘瓠已变成人形,只龙头未变。

盘瓠与公主成婚后,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名叫自能;次子姓蓝,名叫光辉;三子姓雷,名叫巨祐;女儿嫁给钟智深为妻。以后,盘瓠不愿为官,挈领妻子儿女到广东潮州复凤凰山居住,开荒种田,繁衍子孙,形成今天的“盘、蓝、雷、钟”为四大主姓的畲族。


2f05885ddf4578e4340f5900b06ab0ba.jpg


59e76aa3a6cb284ca2d3717d29fbb4c0.jpg


畲族图腾“龙麒”和吉祥物“凤凰”的门牌

每个民族都有象征性的图腾,畲族图腾是畲族文化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图腾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明的传承。畲族图腾不仅是畲族人民精神的源泉,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永久记忆。你知道畲族图腾象征着什么吗,不如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畲族是信仰盘瓠的民族。在畲族的传家之宝“祖图”和《盘瓠王歌》中,盘瓠信仰细节化为一则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成为畲族精神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中的畲族起源


畲族历史是中国古代商殷历史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龙麒。是五帝时期,帝喾的第五个夫人刘氏娘娘耳中舍虫所变。传说刘氏娘娘耳中有虫三寸。一日因耳中瘙痒,急掏之,虫被掏出落地变为龙犬,身长一丈五色斑纹,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


高辛帝(帝喾)60年(公元前2637年),北方的燕部落和犬戎部落联盟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师,形式十分严峻。帝出榜征将,“谁能平得番将,愿将三宫主(刘娘娘的继女)嫁他。”龙麒接榜,出战,第二年,龙麒趁燕王酒醉酣睡,咬死燕王,含颅奔回本营,立了大功。高辛帝见龙麒平番成功非常高兴,即封为“忠勇王”,择日与三宫主完婚。宫主见是犬,不愿嫁之,龙麒做人语:“将我放入金钟内,七日后,变为人形。”第六日,宫主恐其饿死,揭钟观之,见身已成人形,头尚未完整,无奈何与其洞房。


龙麒与三宫主婚后,生三男一女每逢子诞生,都要请父皇赐姓。长子坠地,盘装上殿,赐姓盘,名自能;次子降生,蓝装上殿,赐姓蓝,名光辉,再生三子,巧逢帝外巡回朝,宫主速抱子拦路求父赐姓,帝见三子非可爱,忽然天上雷鸣,帝即赐姓雷,名巨佑;后生一女,龙麒大喜,抱女上殿,帝问“何时降生?”答“辰时”,帝大笑,“今龙抱龙上殿,仍二龙戏珠,赐姓龙名龙。”长大后赘军丁钟志琛为婿。


龙麒喜捕猎,不愿为官,高辛帝赐广东潮州带为其领地,并建祠凤凰山,赐盘、蓝、雷、钟四姓为一族。从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风情民俗。



63654ac0dfc4d83ec96b09dd1380947a.jpg

史料中的畲族起源


根据史料记载,龙麒是高辛氏第五妻刘君秀之子,生于公元前2637年的五月五日,长成后身高丈余,胸宽数围智慧超群,勇猛过人。21岁时率兵抵御西北部落勋、燕、犬戎入侵,建立入侵,敇封“忠勇王”,后又加封“护国王”。龙麒与妻肖西生有三子一女,长子盘自能,生于公元前2344年,次子蓝光辉,生于公元前2343年,三子雷世佑,生于公元前2342年,幼女龙龙,生于公元前2341年,长大后嫁钟志琛为妻。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初,“忠勇王”龙麒率全家族离帝都河南郾师迁徙河南南阳,称“西南王”。这就是畲族始祖及盘、蓝、雷、钟一族四姓的起源。



3dc104de498fccd5f11e0918ba2ee6b2.jpg



f724f26703e07c63cdc8effc21c65b59.jpg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a61456bdfa708a1d83e88e137ea7a4a.jpg

7ca7c2469aff7480071522422f049862.jpg

e4ad39f1b1aec9950c390ff5e42c7c83.jpg

1f7d4a8ba26ef09bf0f1dbfba1b1cac2.jpg

7aada97ebdc06e70996ae6ec3d52bee0.jpg

ed3f76a9f96d5b7422a30f073d56069a.jpg

05c5ea3a0cd419d90032daae47193eb9.jpg

0937a098ea6f6168b419a8e80635b148.jpg

你了解畲族吗?他们是住在山里的居民!
在古代,对于以农业为生的民族来说,畲族是个特殊的存在。
他们大多居住在山林之间,千年以来,频繁迁徙,却又从事农业种植,被叫做「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

bf77725c849466151515a79c74a54bfb.png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95833115ac44d5cfff654e54ed078272.gif
他们不像北方的游牧民族,骑着马,放着羊,在广袤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这是一个随着四季变换,草木枯荣而迁徙的生存模式,知道何时何地的水草最肥美便迁往哪里生存。
也不同于以农耕为生的民族,安土重迁,囿于每家每户的一亩三分地,春天播下的种子,只有等到秋天才会迎来丰收的那一刻,世世代代,鲜少离开。
畲族人自称「山哈」,有“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的意思。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受自然灾害、人口压力与官方政策影响,被迫迁徙的畲族人直面着与客家人一般无二的生存压迫。

4bf974407fb07ee79b641a8bbb3f0d6d.jpg


ede3860eba24097a65ccc378c28263dc.png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5fd0eddff17088f7778d70dc6ce9797b.jpg

山客之家

傍山结茅,依山而筑,沿坡而居,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搭建起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木楼,开辟出一垄垄整齐的旱地和梯田。
畲族民居:与自然和谐共生

a7be5ce0fa67a14624fab13154bd7895.gif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在江西、广东、安徽等地也有部分散居。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显见他们的居住环境与大山有关。长期以来,畲族先辈以游耕为主要生计方式,历尽艰险,不断迁徙,从其祖居地广东潮州凤凰山四散迁徙到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最终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历史上,畲族人过着刀耕火种、游移不定的生活,为了适应这种生计方式,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即在山谷间搭建简易的山棚,称为“草寮”或“草厝”,用竹木当作支柱与支架,用茅草编制草帘作瓦片,用小竹片、芦苇秆编制篱笆,用荻条编制门窗……一切建材皆取自于大自然。明清之后,畲族人逐步趋向定居农业,也开始建设适宜定居的民居建筑式样,由茅草屋向土木结构民居过渡。  

042e19bff7668c939022804f99fbfe74.jpg





民居选址




畲族人称呼自己的屋宇为“寮”,根据建筑用材又分为“草寮”“木寮”“瓦寮”等。他们一般选择离县城不远的大山建房,然后形成村寨,多以山坡、向阳、避风、有水源为佳地。在村寨周边种植松树、枫树、榅树、青栗、苦槠等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栽种果树或毛竹,这样可以实现“村口有树能挡风,屋后种树能蓄水”的畲族人的环境观,既净化了村寨空气,也实践了畲族谚语“造成风水画成龙”的意境。  



屋宇布局




现行的畲族屋宇多以土木结构瓦房为主要式样,分为平房和层楼。 平房布局基本为方形,房顶呈金字状。屋内分厅堂、厢房,即中间厅堂、两侧厢房。中间厅堂又分为前后庭,中间用木制屏风隔开,两旁留有出入小门,左门顶上设有神龛,右门顶上设祖神位,后庭用于放置日用杂物。左右厢房分别隔开,计四间,其中右厢房后段为厨房,其余三间为卧室。
层楼多为两层,上层用于储存粮食和杂物,下层用于住人,楼上有出廊到平台。下层的空间分布与平房布局基本一致。
c8dd1071e4f4067ba7d8f37246ba4c2b.jpg
畲族民居,小则住一至两户人家,大则“房即村、村即房”,形成大房子村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樟坑村的大房子。这座房子坐落于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建成于1850年,俗称樟坑大厝。大厝建筑面积为3266平方米,由三座整体衔接的大厝连在一起,长52米,深6米。大厝里有99根柱子,9厅44间房,大厝外墙上砌有7.5米高的马鞍形防火墙。厝内柱子、门窗、神龛上雕刻有花鸟鱼虫和五彩装饰。厝内世代居住的蓝姓畲民,同根同源,人丁最旺时有150多人,相当于一个自然村的人数。现在厝内还住着十几户人家。 畲族古民居以深宅大院居多,厅堂高大宽敞,神龛、窗棂都有木雕、浮雕装饰。大门与天井用石雕装饰,前有照墙,后有回照墙。大厅、台基、墙体用三合土筑成,两侧高出屋面的山墙为防火墙。每座民居就是一个小庄园,别有韵味。
74ca940cbd612b4ffa39939118405046.jpg




屋宇营造




畲族人营造屋宇,一般是“一户建屋,户户帮工”,帮工者只用酒饭,不要工钱,体现畲族人互帮互助的良好传统。他们营造屋宇的基本做法是,先打地基、立柱、上梁,搭好架子,然后在屋顶铺瓦,最后是砌墙、建灶、铺地、装饰屋内。屋宇营造一般不会一气呵成,会选择农忙时少干或不干,农闲时多干。 营造屋宇时,有些关键环节也要遵守畲族的民间习俗传统。如营造前要选择黄道吉日奠基,以做好房屋地基,然后就可以开始劈料、立柱等各种建造工作了。
上梁是畲族人营造屋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样要选择吉日,然后备好肉、酒、菜,以及草鞋、木屐、雨伞、笔墨砚、镜子、胭脂、头梳、花线、红带子等物品,以祭祀鲁班仙,请紫微銮驾。上梁时辰一到,即刻鞭炮齐鸣,木匠师傅将缠有红布的正梁架好后,屋主用亲朋送来的稻米与红布压梁,将备好的馒头分馈众人,以示好彩头,并在当晚宴请工匠和亲戚朋友,以示感谢与庆祝。
10e6fc38d7d6bfc53e09417a11e4a6c6.jpg
房屋主体架构建好后,砌灶要选吉日。畲族厨房多设在墙角,灶台的墙上是灶王、灶婆的神龛,灶台上串联3口小铁锅。两个灶膛可同时烧火,做饭、炒菜两不误。最里面的锅装着热水,木板锅盖中央再开一个小圆锅盖,既方便取水又保温。
灶台高至小腹,方便炊事,烧火的灶眼与灶台间有挡墙,既挡烟灰,又可放置调料。灶台左侧放置菜板,下面是倒脏水的小池,将脏水直排到外面。一个两平米左右的三角区域规划得合理紧凑。旁边摆着八仙桌和长条凳,吃饭、会客极为方便。

b424812ee081fc3d40e8def8a82d14ea.jpg
入宅也要选吉日。入宅时,全家总动员,家庭成员各个手拿工具、火把、灯笼等,象征红红火火。户主肩挑祖公香炉、斗灯和火钵,一路不断往火里撒盐,发出爆噗声,表示兴旺发财。到新屋时,按辈分大小逐次入屋,将祖公香炉、斗灯移到厅堂桌上,点燃香、烛祭拜。当晚,在新厝内要宴请宾朋。 畲族民居,从其营造初始的选址、选材、上梁,到后期的装饰、入宅,都饱含了畲族历史发展中所累积的民族智慧,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870f2c197d241ceca694dff332ae23a.jpg
     比棚好一点的叫“泥间”,用黄泥夯成围墙和间隔墙,半腰上架上横木,铺上竹片或小木条,垫上实土为土楼。屋顶盖的是茅草、稻草、树皮或瓦片。解放前这种房子占多数,现在还有少量可见。这种屋子的特点是底层冬暖夏凉,万一上层失火、底层不受影响。不用请木匠,多数人家能自行建造。
[size=0.9]土木结构瓦房

6be00328350e854cad515e2d1ee23ed2.jpg
[size=0.9]     土木结构的瓦房,传统建筑样式是每排柱子五根,栋柱与二步柱间隔一丈,二步柱与廊柱间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廓。中堂(畲民称“正厅”)照壁在后二步之间,有的人家照壁两边有挟柱。楼上照壁中间钉上木架,设祖先神位,一幢房子最少两排拄,两边牵墙,成为“三直”,多者五直、七直、九直不等。
畲族民居——堂前

a800b5751ee6bc8fd1a65ad51d5ff056.jpg
[size=0.9]     中堂一般讲究左右对称。偏间多铺上地板,这是防潮湿的特色。前一丈方间为暖间,畲族称“堂前”。“堂前”中间摆上方桌,桌下设方形火炉,冬春季节,炉中炭火不熄。桌两边是藏放蕃薯种的木柜,兼作凳子。吃饭、会客、闲聊全在这里。后一丈方间铺对面床,中间是暖间通往厨房的过道。照壁后无天井,一直盖到底,以勘为墙,全作厨房。楼上偏间设谷仓、客房、人口多的人家也设卧室,中堂楼上不隔房间。前五尺,楼下楼上都为走廊,不设下檐,这种房子是暖间最好,光线强,暖和,易存蕃薯种,冬天特别使人留恋,缺点是后方间与厨房光线不足;用木量大,占地面宽,利用率不高。
[size=0.9]畲族民居布局

8bc9196f2f3819f87473e76a50f4f22a.jpg
     正屋栋柱与二步柱距离为八尺,二步与三步也为五尺,偏间间隔到三步柱,三步柱前再放下檐,檐下为走廊。厢房一排柱子为三根,其栋顶比正屋低四尺,也放下檐,上下檐与正屋平。解放后,畲民翻了身,七十年代畲族地区已经己消除了人住的茅草(或树皮)寮,不少地方已整个村建了新房,房子结构也有所改进。偏间都捅为一间,前头放有电视,后头只铺一张床。富裕起来人家还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洋房”。畲民都纷纷从山上搬到平地来住。靠近田畈、公路,方便了生产和生活。



畲族手工艺
畲族简介
畲人自称“山哈”寓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江浙的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格局,在中国56个民族中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畲族传统手工艺更是畲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畲族传统手工艺简介
字带编织

畲族彩带又称为“山哈带”、“字带”、“花带”、“围裙带”,通常用于服饰的装饰,东西的捆绑,上衣束腰等。在畲族传统编图案中,图案位于彩带中间部分,在彩带的两边和中间都放上不同的彩色经线。浙江地区的彩带颜色丰富,常见的有红、绿、蓝、白、黑等,彩带的配色并不固定,由织带人的审美决定。

9c1ade5d8546acbc34db89c865f23e58.jpg
正在编织彩带的畲族妇女

竹编工艺
       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精巧的竹编工艺品从材料破竹到染色喷漆需几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用的屏风、挂联、枕头、席子、椅子等外,还有许多造型生动,美观精巧,色彩鲜艳的筐、篮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编制斗笠,它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精致细腻、美观大方。畲民所制的斗笠均为尖顶,可防晒遮雨还可作风扇使用,是畲民田间劳作常备用具之一。也是以前农村雨天中最常用的雨具之一,孩童上学,邻里串门大多以此代伞,经济实惠。而花斗笠,曾是云和畲族姑娘出嫁的必备嫁妆之一,斗笠夹层编有箬叶,有“虎牙”、“斗云”、“舌子”三种形状,是畲族特有的文化图腾,寓意着勤劳与美好,寄托着对即将出嫁的少女,最殷切的祝福。

8d3601919b3782e7b24f7a65f4aecf33.jpg
1

9b06fe8fff7fe429ee76b91b16819f6d.jpg
2

剪纸工艺
畲族剪纸的图案纹样中多采用与汉族相同观念的象征比拟手法,常以梅花、牡丹花、菊花、兰花、喜鹊、凤凰为表现内容,比如梅花、兰花象征高洁、坚强的品德,菊花象征长寿,牡丹花象征富贵吉祥,喜鹊象征喜庆,凤凰象征美丽、高贵和夫妻和谐。

b9521f9434c6f60ff73178a9eeef015f.jpg
正在剪纸的畲族妇女

畲银锻
    畲族银器制作工艺是畲族民间独有的技艺,畲族银器制作过程有3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畲族银器制作主要包括“操、凿、起、解、披”5大技法和“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4种工艺,蕴含元代雕刻风格,形式上表现为造型奇巧独特、纹饰雕工细腻精美。
畲银首饰

bc3da5b36a5cd1f19ee82bb3e5cdfe4b.jpg
3391ec52362be204e52179fa4ea8b083.jpg
679ee6ffb9b92f1b1c4e3444190d49d6.jpg
e8301a0a08a9f687a70720ad667d890c.jpg
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
为了记载文化发展历史,
他们除了口口相传外,
银器雕刻成为了他们记录本民族文明的主要方式之一。

畲民以银饰为美,
银饰蕴含着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
无论是出生、婚丧嫁娶等
人生重大经历和民族传统节日,
畲家人与银饰、银器都密不可分。

农耕习俗


5bd70444591381dd956dd03504e7057f.png

畲族以农为本,在祭祀日和时令节日里常举行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仪式。


7fec05c0dd7cdcc14f0dbc2244d980f2.jpg

畲族人民平时结合农事活动的“祈福”又称“做福”,更是经常举行。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是“开正福”,初五有“下神福”,祈求一年四季农耕平安顺利;农历二月初一(或初二),为“春福”,祈求春耕顺利、五谷丰登;立夏日为“夏福”,这年应该种什么种子,要向菩萨ト问后下种,オ会有好收成,这一天有吃面条和夏饼的习俗。



45332a5754f5245c88993598c08b2985.jpg

端午节前后(或农历五月三十日)晚稻番薯都已栽插,为“保苗福”,求保护庄稼免遭病虫害、兽灾、旱灾等,以祈求禾苗茁壮成长;白露日为“白露福”,答谢神明保佑秋粮进仓;除夕为“完满福”,庆祝一年丰收,四季平安,答谢“神明”庇佑。家家互相请客,半夜要起来放鞭炮迎接天神。


农忙时节,畲家有“门不落锁”习惯,即全家出工,仅用一根小竹条或小木棍拴在门扣上,以示屋内无人。冬季收成后,田野作彻底清理,聚族摆宴,男女劳力一起饮酒庆丰收,俗称“理园埕”,这些都是畲族农耕文化的重要遗存。畲族文化偏重农耕,大部分节俗也和农事活动连在一起,如圆冬节、牛歇节等都与生产劳动有关。


5bd70444591381dd956dd03504e7057f.png 牛歇节


dec69fe7d9881b80d91547af25893c16.jpg

农历四月初八日为畲族的牛歇节。是日凌晨,畲族农民要把牛赶到山上吃露水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等精饲料喂牛,严禁对牛棍打鞭甩。修有"牛王庙"的村庄也在这一天供祭。


尝新节


84e6c498578ab70d7573fa111dc0f3fb.jpg

农历七八月水稻收割后过尝新节,又为"食新节"。按畲族传统,开镰收割必须先择吉日,把头一趟割的稻谷碾成米,煮成白米饭,供祭地方神、祖公神灶神。祭毕,请亲邻一起品尝新饭。桌上要请本家长辈先"动箸",以示尊敬老人,祝贺老人健康长寿。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据说"多一人尝多一人粮"。各人饭罢,还要盛一碗米饭放在桌上,称为"剩仓"。



3ccad153a8c190497a9204c3d6d2b7e7.jpg


圆冬节


a9795410c1c5c7873d267084182b4757.jpg

"立冬"是畲族的圆冬节。这一天,户户砻糯谷,舂米做糍粑,全家共餐,庆祝一年辛勤劳动取得的好收成。有的人家还要杀鸡宰鸭烹食,俗称"理园埕"。如果个别人家因某些原因"立冬"时末曾做糍,那么,到冬至日也要补上"圆冬节"这一餐,或舂米糍或做汤圆先供祖先,后全家吃汤圆,以祝来年好收成。



ea98a2e27583605abc6e6f9d82415e81.png
03c77e1e26cae7a5e4cf782e2dcf33cf.png
一、畲族为什么叫畲族

      畲族又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为客人。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到闽东、浙南、赣东、皖东南等地山区半山区。

      “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因此《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斗争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现“畲军”、“畲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畲族的非常普遍,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以降,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分,还有以“苗族”、瑶族”、“瑶僮”和“苗民”等称呼畲族的。
      总之,史书对畲族的族称记载相当混乱,称呼也因时因地而异。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畲族的族称问题十分重视。经过商议,改为“畲”(取“人一一小田”的“畲”为族称,意为新中国每个族人都拥有了那一片小小的天地)。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二、畲族的历史来源

      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与瑶族同源,持此说者比较普遍。
      畲族族源还有“越族后裔说”、“东夷后裔说”、“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蛮族的一支”等多种说法。总之,众说纷纭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历史曲折发展和民族形成过程中,同蛮、越、闽、夷以及汉等各族群体彼此互动、混化、交融的关系。
      此外,更多的畲民认为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等等。
      总之,关于畲族的来源,目前尚有众多争议。
 福建省畲族族谱主要保存在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方志委、政协文史组、高等院校等单位以及畲族乡村或私人手中。

  据了解,福建省图书馆保存有不少畲族族谱,如《晋江斗山雷氏族谱》抄本若干卷,清代蓝世煌等修纂的《福建晋江丰山蓝氏族谱》抄本一册等;成立于2000年5月的上杭县“客家姓氏谱牒馆”,现已收藏闽、粤、赣客家族谱600多个版本、5000多册,其中抄藏和印藏上杭县畲族族谱20多种;厦门大学历史系保存有《福建晋江雷蓝苏三姓族谱》钞本若干卷;福建省建瓯市档案馆收藏有《雷氏族谱》三卷18册。省外不少图书馆也收藏有一批畲族族谱,如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家民委民族图书馆等。台湾也有部分畲族族谱。


9527f884725ec0bd801c55fc9aa21e2a.jpg
  畲族乡村收藏着大量的谱牒资料,如福建省霞浦县诸姓畲族几乎都有宗谱。畲族私人手中也收藏有不少本民族的族谱,如上杭县某一畲族后裔收集蓝、雷、钟三姓畲族族谱20余种。

  有代表性的畲族族谱中一般都有“本姓源流序略”、“历朝诏封恩荣记录表”、“凤凰山祖宗故图”、“历代排行字头”、“本谱排行字头”、“本宗谱世系”、“本谱支系排列”等内容。其与汉族族谱相比较,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畲族族谱的“谱头”保存有盘瓠传说。盘瓠传说是畲族氏族崇拜思想的代表,它融合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畲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核心。

  特殊的排行方法。畲族蓝姓按世(代)排列以“大、小、百、千、万、念”6字为行次,而雷姓少“念”字,钟姓少“万”字,每世(代)仅用一字做周而复始的循环使用,以此作为辈分长幼的标示。如蓝姓某男,同世行次为“念”,他在同辈中排第36位,谱名便为“念三十六郎”。受汉族影响,现在畲族已基本取消这种排行方法,只以排世作为辈分长幼的序列。
  汉化程度高。福建省畲族族谱大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产物,这些族谱的修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与汉族修谱的宗旨基本相同;二是族谱体例和凡例等的撰写也很大程度上仿效汉人,还有些畲族族谱是邀请汉族知识分子撰写的。


07f1577fb3ae3fc9c63d060bb74337d5.jpg

  畲族族谱是我国族谱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畲族族谱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是有利于了解畲族来源及其迁移情况。关于畲族来源问题,学术界有诸多不同观点。在各类畲族族谱中,对畲族后期迁徙路线记载较为翔实,但追溯到源头却往往语焉不详。笔者认为如果能对福建省畲族族谱进行“地毯式”的收集,并对族谱记载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相互印证,或许就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其来源和迁徙情况。

  二是族谱是畲族寻根问祖、认定民族成分的重要依据。族谱是我国几千年宗法社会的特殊产物,它通过“载祖德、立族规、明宗支、分族丛”,藉以增强“木本水源”、“敬宗睦族”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畲族族谱不仅在寻根问祖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而且是确认民族成分、落实民族政策不可或缺的依据。

  三是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畲族族谱保存了与本族有关的盘瓠传说、源流序列、行第排列、族规家训、公产记载,以及一些官府文告等文献资料和凡例序言之类的文字。族谱涉及了该家族的制度方面(组织系统、族规、婚丧礼仪制度、管理方法等)、经济方面(田产数量、分布、收益)和文化方面(家庭教育、科举、技艺、诗文等)等内容,对研究畲族家族史、宗法制度有重要价值,对畲族经济史、人口史、民俗史、华侨史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明清以来,虽然畲族谱牒在格式与内容上都仿效汉族谱牒,并存在附会名人世族的情况,但仍然传承着本民族的独特传统与历史信息。主要有:
(1),记载了关于畲族族源的神话传说,关于畲族发祥于潮州凤凰山和自粤向闽、浙迁徙的历史。浙南与闽东畲族所有谱牒都记载:“唐光启二年(886),盘蓝雷锺李⒂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向导官,由海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时徙罗源大浿头居焉”。各支族族谱首卷还记载本支族的迁徙过程与后裔居处。
(2),谱牒中载有《释明畲字义》专文,记述关于畲民称呼的由来。文中记道:“……字书不载“畲”字,惟字典内有“畲”、“奢”二音,释为“三岁治田”,曰:“畲,奢”,复曰“火种”也,其义近农民。”“高地无水之处,栽种山苗。山苗,我们所谓“奢禾”。该地邻人因我们业种奢禾,遂称我们曰“奢客”,如今人之采茶人俱称曰“茶客”一类”。畲族学者雷湾山著文认为(《畲族风情》11页):“‘畲客’之称,是因‘业种畲禾’,这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畲语中,‘稻’与‘禾’同音,都念作‘wo’;‘畲’与‘地’同音,都念为‘xia’。直到如今,浙江丽水、福建罗源、宁德等地,畲民还保留这一古老的叫法,‘种地’畲语为‘种xia’。畲民在无水之处种山稻,称之为‘xia wo’;水田之稻,称之为‘wo’。”
(3)记载了多篇官府文告,反映并传承畲民为争取基本权益进行不屈不饶斗争的精神。文告内容有《奉大宪请奏考试部文》、《温州府谕禁阻考告示》等,涉及多起畲民反歧视、反阻考事件。《奉大宪请奏考试部文》记述嘉庆八年时,礼部据浙江巡抚阮元会同浙江学政文宁咨称处州府属青田县有畲民锺正芳等呈称与土民一体应试一事,“谨奏请旨”,称“浙江畲民……纳粮编户,务本力农,……其能通晓文义者,应请准其平民一体报名赴考,仍照苗、傜应试之例,取额不必加增,卷面不必分别,但应凭文去取,有进取者,一体科举补廪出贡,勿令向隅。其廪保识认,亦照苗童例,用五童互结,由土著廪生保送,该廪保毋得少为勒抑,土民毋得肆为攻讦。或有顶冒、代倩、传递等弊,一并照例治罪。至处州各属畲民更有情愿考试者,依此试办理。……于本年六月廿五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准此合行知照。” 《温州府谕禁阻考告示》是清道光廿四年(1844)时,平阳蒲门畲族童生(今苍南凤阳)雷云与堂弟雷夏应试遭阻,历尽艰难,诉讼三载,使温州府颁发禁阻考告示,浙南与闽东的畲族宗谱都载有该告示全文。此外,文告还记述康熙三十六年(1698)时,平阳、瑞安二县畲民雷起定、蓝文贵等,呈称“瑞平各都里堡地棍借端勒索,以致穷畲迁徙流离”,道宪颁发告示,禁止各都里堡地恶“藉端科派畲民丁甲差徭,以及采买杂项”;嘉庆七年(1802),平阳县雷起定之玄孙雷文锦等,又以勒石因“重建头门,移开未蒙再立”为由,呈请重建,平阳县“重勒石碑永禁示谕,亦建立衙门首”,“仰合邑居民人等知悉,不许扰害畲民”等。
(4)畲族宗谱虽自明清以来仿效汉族颁行新字行,但大多同时刊载《叙明从前排行序》,记载畲族先前以“大、小、百、千、万、念”六字或五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的独特排行方式。畲族传统以“大、小、百、千、万、念”为辈份,周而复始、循环使用,也称其“暗行”。其中蓝姓用6字,雷、钟两姓只用5个字(雷无‘念’、钟无‘千’)。男人无‘一’,女无‘二’, 即男丁排行序数从“二”开始,女丁排行虽从“一”开始,但要缺“二”,为的是把“一郎”和“二娘”让给未满16岁就夭折的男女。同辈用同一个字头,在本支族内按出生年、月、日、时的先后,依次排列,以顺序数起名,例如蓝百一郎、雷万三郎、锺大廿郎等。
(5),记载了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祖祠的坐向、四至与祠图,以及祖墓墓图。尤其是刊载了道光丙午科举人、时任浙江严州建德县正堂的雷嘉澍,应畲族贡生雷云之邀所写的凤凰山《祠记》,记述了祖祠的伟观,景色的秀丽,祭祖的礼仪,并要求族中“有前程者……凡祭祀拜扫,务必亲临主祭,以为后子孙法耳。”
(6)规定家训、族规。要求“孝父母,和兄弟,别夫妇,序长幼,睦宗族,严内外,训子孙,勤职业,明义利,慎官守”。这些条文无论怎么看都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可见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逐渐与畲族文化交汇融合。族规十分强调对族谱的收藏、管理,坚称“谱牒系传家之宝,分存各房,俾贤能子孙藏之,勿致蠹坏。倘有不肖后裔典卖他人及遗亡丧失,知者共革逐之。”

6126c56c56183ef624ee9a253315e241.png
手工布鞋






64f4e6ee535cc236feee0d7217bd8f0f.gif


6f58928f7a337993edf6be57a15a1b37.jpg

6cc6579d531be8884a1255160d03b119.jpg

畲族

ed1753f7e5df7a2092d6a9ed955a109e.jpg
畲族,自称"山哈",意思是"居住山上的客人"。畲族服饰作为畲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活化石,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特色。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下畲乡“非遗”文化—畲族手工布鞋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艺以及布鞋的美丽传说。


畲族布鞋的美丽传说


65408d58608bf19dcb73653172760aeb.jpg
在畲族传统的三月三,心灵手巧的姑娘蓝妮,被英俊潇洒的阿哥吸引,却不知如何表白。后来她想到用阿妈的废旧布料,做一双鞋子相赠。为了获知阿哥的鞋码,急中生智的蓝妮,在阿哥必经之地撒下柴灰,留下脚印,再丈量他的尺寸。

905df6adfbc193ab9b1ae7925e2a7cf7.jpg
这双定情鞋,不仅千针万线,而且深藏情意。鞋底中间纳成菱角图案,美称“有心鞋”。鞋面用青布做成圆口,寓意“和谐圆满”,再配上精美的挑花鞋垫。当阿哥小心翼翼换上时,惊喜地发现它是如此熨贴,合脚。
阿哥吟歌道:“阿妹布鞋做得妙,芙蓉出水水欢笑。红花并蒂日日红,好鸟双栖时时好···”
蓝妮对唱:“情哥出门走四方,妹把鞋子送一双,两头纳的芝麻点,中间纳的巧鸳鸯,不挂肝来也挂肠···”

55ce621204a41c0cef90774491c2c3ed.jpg
手工布鞋寓意着:两两相对,相伴相生,
是表达心中情意的最好礼物!
后来,二人喜结连理,“夫妻和谐”,“白头偕老”的愿望被寄托在鞋俗中。畲乡从此延续着婚嫁送布鞋和对歌的传统习俗。

畲族布鞋的制作

e8277ba4bcff1bd1fe3e76bdf1d87984.jpg
畲族手工布鞋制作技艺是丽水市级非遗,常以麻线和粗布为原料,经剪裁底样、手工沿边、绘制底花样、手工纳制千层底、剪裁缝制鞋帮、缝制鞋垫、排鞋修整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6f70c4e7c4c5874f6fc6474d277271c4.jpg
fe9de0c086709b7d19493012db400539.jpg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畲艺坊手工布鞋制作艺人不断创新,在制鞋所需的材料、款式、工艺、功效等方面融入了多项发明专利,让布鞋除含有畲族元素之外,变得更加好看、舒适,让这一畲乡传统生活用品能够随着回归自然的潮流,走出大山,服务更多人群。

畲族布鞋的功效
畲乡布鞋承载着畲族特有的文化元素,高超的编织技艺,把我们畲族的穿戴习惯等展露给更多民族的人民。如今,我们流行于复古,而我们畲乡布鞋正好迎合这“口味”。畲乡布鞋在传统的布鞋上经过改良,不仅是布颜色的增添,款式、色彩、图案等方面也与传统的布鞋有大不相同,它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又不缺失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品种的多样话化使的我们的产品更广阔的运用在市场中。畲乡布鞋已经不仅仅只是用来搭配休闲装,也能搭配裙装、时装及婚嫁装。

7fd0dc70f3685625e57de477e116501d.jpg
随着回归自然成了现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纯情,怀旧与返朴成了现代人追赶的潮流之一,畲乡手工布鞋也必将成为一种消费的潮流,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ef7ffd4d24d4f085bf420380b0122902.jpg
畲族歌曲


a80eb4827ab4d0c0519735295f9ee6c0.jpg      

畲族山歌,是其族人在生产、生活或是狩猎过程中创作出的一种娱乐且带有美好寓意的东西,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的部分。能歌善舞是其一大特色,不论在山间田野劳动,还是探亲访友迎宾佳节之时,都会以歌舞抒情、以歌舞叙事、以歌舞代言来举办盛大的民歌俗哥会来传达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9dcc9dfeac5f5e49825059214738e27f.png
///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生产劳动,招待来客,闲暇休息,以歌为乐;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吉日,以歌相贺;丧葬祭祀,以歌当哭;社会交往,以歌代言;畲族人民整个生活中无不与歌相连。


47f48141f7edc6d2734fb8388211c43d.jpg
畲族民歌中的《高皇歌》是一部民族苦难史史歌,是畲家的英雄史诗。前半部分的神话传说,反映了畲族先民的一种图腾崇拜。在艺术上,塑造了龙麒(盘瓠)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三公主为了民族利益,深明大义,毅然嫁给龙麒为妻的民族之母的英雄形象。后半部分叙述了畲族先民为了生存,数百年来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塑造了畲族人民百折不挠的民族形象。畲族传统民歌是一种原生态艺术,它没有瑰丽的词句,而是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播渲唱。

4ec578df1e2c0308d63abf5edc5d0169.jpg
     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便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民歌方式。“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
    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唱山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
    畲族人民喜爱唱歌,内容丰富多彩 ,最为普遍传唱的是长篇叙事《高皇歌》(亦称《盘瓠王歌》)。歌中叙述盘瓠非凡身世及其经历业绩和民族起源。畲族民歌的唱腔、曲调均受各自居住地区汉族方言的影响,日渐地域化。居住在凤凰山区的畲族,民歌明显地受潮州方言的影响,丰顺县畲族民歌则受客家方言的影响。
     畲族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旧社会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所以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畲族歌言是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畲族传统民间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规律和特点。

对唱,亦称“盘歌”、“对歌”,是畲族最主要的演唱形式。一般多是男女对唱,通常是各唱一条。由于双方都熟悉所唱的歌,便不假思索地顺口对唱。盘歌时,均保留一定的衬字和拖腔,一般拖腔较长,一方一句并不感到过于紧迫。


52f8314736d6239eac08e16d17a7dcd5.jpg

独  唱

一是歌手在行走时,自哼自唱。二是在节日、祭祀等特定场合,选特定歌手唱特定歌谣。三是应亲友熟人要求,唱某一篇历史歌、或小说歌、或新歌。此外,科仪的经诵,也算是一种“独唱”。


1204a4daaafafac8d7c360f96fcdd224.jpg 齐  唱  

人数或二三人、或三五人。通常是参加的歌手事先都知道要唱什么,或由一位歌手开个头, 其他歌手懂得他所唱的歌后,再附声齐唱。在齐唱时,曲调虽基本一致,但因各人爱好,习惯不同,节奏有时也不齐,且会出现一些多声复调的嘈杂现象,故这一形式不太受听众欢迎。


94d312ff13b6530e0906bdcd1fc290ee.jpg
“双条落”  

在闽东畲族部分社区,男女对歌盘唱中还出现一种罕见的被称为“双音”的盘唱形式。这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郑小瑛于20世纪50年代来闽东调查畲族文艺时首先发现并撰文发表的。发现地点就是闽东宁德市七都、八都一带的畲族村寨。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的重唱,是畲族多声部的歌唱音乐。


af89beb31ba3458d44c6e39fc0b18780.jpg

畲族歌言的演唱方法有三种:一为假声,二为真声,三为真假声结合。假声的唱法最有民族特色,其“气息支持点在小腹上部”,“演唱者将后鼻腔,软口盖上提,基本上运用头腔、鼻腔共鸣,声音细溜溜的像是从鼻腔哼出。其延长音的颤音,犹如脑后飘荡一股清风,略带山野空旷之感。”



efee22b36e38889ad8915b2e8963998e.jpg

畲族民歌的演唱有"高声"(假声)和"低声"(真声)之分,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和重唱等。浙江畲族民歌的词句基本不变,只是变换两次韵脚,使之一化为三,形成独特的"三条变"的"复沓"手法,这在中国民歌中是独树一帜的。


真假声的结合则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唱法,其特点在于“将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混合运用。唱高音时以假声(即头腔共鸣)为主,搀入真声(即胸腔共鸣),与纯假声相比,色彩更明亮,声音更结实,不虚不空;唱低音时以真声为主,搀入假声,与纯真声相比,声音深厚且富有弹性”。


歌俗:主要有拦路情歌、来客"比肚才"、"做表姐"、"做亲家伯"等。


0213ab40d92612088c81bb091f8f3d8c.jpg



60604c4abd0f1cff9ca75bf59a9db49b.jpg
2006年5月,“畲族民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载体



c3caa6cc34adf45d5a94d3444dffaded.png
畲族民歌

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民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但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关本民族的祖先传说、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内容都依靠口口相传,其中畲族民歌是主要的载体。我们可以从《盘瓠歌》中寻找到畲族的起源,了解畲族四大姓氏“雷”、“蓝”、“钟”、“盘”的由来。从《砍柴歌》《采茶歌》中知道畲民的日常工作情况,明白他们的劳动习俗;从《嫁女歌》《敬酒歌》中看到畲族的婚嫁习俗;从《祭祖歌》中知道畲民的丧葬习俗及祖先崇拜;从畲族诸多歌会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恋爱、交际和其他生活情况。畲族民歌有叙事歌、论古歌、婚嫁歌、劳动歌、伦理歌、仪式歌、祭祀歌、小说歌、儿歌等类别,几乎涵盖了畲族人民的全部生活。


畲族民歌古朴悠扬的词曲魅力



f2697a290a2c9cf1d1b8a157b8ed9d03.jpg
五声民族调式

畲族民歌的曲调多为中国传统的五声民族调式,旋律构成音较简单,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畲族民歌以清唱、口头传承为特点。

畲族民歌的歌词非常讲究押韵,具有诗般的格律,一般七言一句,两句一行,两行一条,四句一首。有七言词格、五言词格、七言词格的变体、叠韵叠句词格等。畲族民歌讲究畲语押韵,善于使用无实际意义的衬词,以帮助调整乐句、抒发情感、留给歌手换气和思考的空间,常使用“哩”、“罗”、“啊”、“依”、“哎”、“嘞”等,一般置于句首、句中、句尾,也有多个位置合用的。一般在祭祀、招待客人、节日和生产劳动、休闲时,不少人能即兴编唱,甚至有的能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但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多数民歌作品储存于畲民头脑之中,部分民歌多以汉字畲语记录的手抄本流传民间。



b0debbca9c4b7a46686970724601eee9.jpg



唱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方式。畲族民歌历史悠久,伴随着畲族人民祖祖辈辈。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形成了劳作对歌、三月三歌会、长夜盘歌、婚庆喜歌、祭祀颂歌、丧葬哀歌等歌俗。


95ff395be557429b9029360059a717ae.png


b7acea915e50604e9acd0eeee129aa9b.jpg

来客对歌,一般对一整夜,半夜时主家烧点心招待所有在场者,唱到天亮时,要唱十二生肖歌以送歌神,结尾是"唠歌唠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乡,唱条歌儿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安康"。对歌结束时,村上主要几个对歌者要集点钱作为"手薪"送给客人。

畲族婚俗中,有三个热闹的场面。一是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时;二是借锅和杀鸡时;三是婚宴酒过三巡,赤娘、姐妹举杯敬酒时,新娘端上装有一对红烛灯、酒盏、银手镯的敬酒盘,由陪同新娘的姐妹按席位向客人唱《敬酒歌》。敬酒从首席第一位客人舅公开始,唱罢敬酒歌,送上一双鞋给舅公,舅公则将备好的红包放到盘内,并将酒一饮而尽,再一一敬其他客人。


a84071208c1ec4dc9bc8ac03f53ac408.jpg
畲民喜唱山歌,不仅婚嫁喜庆,逢年过节唱,而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情。畲族民歌一般以四言、七言体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仄声。


559e065c459cdec641538fb4de3f30cf.jpg
畲族民歌很多,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种类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歌、儿歌、杂歌等。


d6584deb2e9f618bee523b8ecef2d824.jpg
0bbd60754049f9affbc899b0ce13a46c.jpg

畲族是个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畲族民歌伴随着畲族人民的劳动旋律、再现了畲族人民纯朴的性格,不但给了畲民以崇高的情操和乐观的情怀,还给了畲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和闪闪发光的艺术智慧。



39dacfe0980943ed4ca55261bc76f631.jpg

从畲族婚嫁歌《劝酒歌》《借锅歌》中,我们看到畲族的嫁娶风俗。从畲族丧仪《引魂》《哭娘》歌词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丧葬习俗及其祖先崇拜。

从畲族诸多歌会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恋爱、交际和其他生活情况。


1e758ff8ee256fa510c0ee88d2e61573.jpg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歌种类



畲族山歌根据不同题材可分为历史歌、故事歌、情歌、劳动歌、谜语歌、杂歌、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解放歌(也叫新歌或时政歌)等7大类,分别揭示了从古至今畲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悠然情怀的向往。

杂歌
所有山歌中最具艺术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一种。内容丰富,常常歌唱生活中的琐事细节、抒发个人对人情物事的看法和喜好的歌曲,以短小精悍多见。
落杂歌蒙(蛮)唱来,
管它当对不当对。
管它当着不当着,
有条(首)唱了有条回。
落杂歌蒙唱来,
管它当正不当正,
管它当着不当着,
有条唱了有条赢。


历史歌
歌词多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如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这类歌曲在山歌里占有较大比重。
笔头落低自来真,
祖宗忠勇来出身,
当初娘娘耳内起,
它来变人入番邦。
刘氏娘娘耳内痛,
请尽无数好先生,
百般草药都食尽,
后来就变龙麒王,
番邦造江二三春,
调尽天下好武功,
皇帝朝内就出榜,
无人敢去扯榜揭。


故事歌
讲述流传在民间、具有影响力的生活处世故事,内容多与传统道德相关,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莫怪娘也莫怪朗,
只怪门前一堵墙,
两人都是一样命,
四条冬瓜拢一床。
莫怪朗也莫怪娘,
只怪门前一条岩(墙),
两人都是一样命,
四条冬瓜拢一被。


情歌
为讲述男女情事、抒发双方爱慕相思之情,往往在畲族男女的婚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多半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打下基础。
生好娘,
面仔(五官)生白又正当,
面仔生白又生好,
叫郎怎么不爱娘?
生好娘,
面仔生白又生长,
面仔生白又生好,
叫我怎么不想你。


劳动歌
类似于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劳动号子,多在劳动过程中,用来鼓舞斗志,解除疲劳、烦闷时所唱。
正月生产锄和头,
大小男女都走到,
烧那火灰(草木灰)压作料,
冬下(秋收)和兜(庄稼)不用愁。
二月生产是熏田,
大小男女都没闲,
也有驶田锄草皮,
也有割草去行田。


谜语歌
歌词多由谜面和谜底构成,一般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唱,一人问一人猜,也可以一人问多人猜,能较好地调动唱歌场面的气氛,妙趣横生,具有很强的思维和口头竞技性。
唱歌仙:
哪里山头顶到天?
哪里樟树吃水田?
哪里石鼓(头)抡过坑?
唱歌娘:
哪里山头顶天堂?
哪里樟树吃田水?
哪里石鼓抡过塘(潭)?


解放歌
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文化生活的产物,解放初期较歌颂中国共产党和劳动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向美好未来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进步,“解放歌”也随之形势创作新内容。
一棵米椎(柯木)在山峰,
解放感谢毛泽东,
人民翻身作人主,
万事不要靠祖公(老祖宗)。
大山深处的畲族民俗——舞火凤
闽东北山区的屏南县巴地村,是屏南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居住的行政村,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凤凰是畲族的图腾,而火凤凰是巴地畲家唯一传承至今的特色民俗活动。巴地古村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存有火患,为避免引发火灾,巴地畲族先祖认为以先发制人的方式举行“舞火凤”仪式,寓示着火已燃过,来年即可消除火患。
火凤凰民俗由一系列祭祀祈福活动组成,“巡游蓝公”、“引香接火”、“喜者敬酒”、“戏火取炭”、“凤凰衔珠”、“火凤腾飞”、“凤佑巴地”是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因历史原因,这项巴地畲族特色民俗活动停办长达50多年,直到去年,才在屏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经县有关单位和村里的共同努力,得以复原重办。由于今年是火凤凰复活后的第二年,村里决定在正月初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日连续举办三场大型祭祀祈福活动。其中,正月十六日那天的活动尤其盛大,重头戏“凤佑巴地”在晚上登场,届时村里的火龙将会与火凤凰相会,呈现龙凤呈祥的景观。
这一天,从一大早开始,陆陆续续看到巴地村的村民们挑着精心制作的贡品前往祠堂,摆在他们的祖先“蓝公”神位前的香案上,点香膜拜祈求庇护,同时亦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下午,村民们就会抬着“蓝公”神位和神像巡游全村后,再回到宗祠里。
夜幕降临,村里的妇女儿童开始在村里的操场上围着篝火唱起畲歌跳起采茶舞。迎着篝火,家中有喜事的村民,拿了自家酿制的陈年米酒,敬给来宾贵客品尝,这是巴地村一项很重要的习俗。喝了喜者敬的酒,寓意好运连年。负责舞火凤的男人们将篝火扑灭,用树枝条把火炭打碎后装进火笼里,再放入事前搭建好的火凤凰装置顶部。鸣锣声中,舞火凤者大力转动麻竹杆,挂于麻竹尾部的火笼由低起飞至高空悬停,随即火笼里的火焰被燃起。当火笼里的稻草全部被点燃,火笼已经成为一个鲜红的火球,夜空中俨然出现一只缓缓飞舞、若隐若现的火凤凰,四周洒落下来的火星像流星雨一样绚丽多彩。
夜晚,还有另外一拨村民直奔村后山的“龙脉处”取火。他们点燃早已扎好的稻草龙上的香火,然后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将香火龙巡游回村里,从各家各户门前经过。烟花爆竹声中,村民迎接香火龙并将手中的香火插在龙身上。火龙朝操场游去,与火凤凰汇合共舞,节日的喜庆气氛伴随着灿烂的火光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ccde958db14f7600824479eb2d616130.jpg

a9d66dbab70fd07dcbb919ee23990533.jpg



d27ae379a1a01cdb474e747d525b6aa2.jpg
在巴地村被誉为吉祥树的金玉兰,当地人称“猴子树”。

6b4e25c243d78722ab6ce1132c561745.jpg
当天一早,村民们于村口集结,准备去往祠堂点香朝拜。

a30a190645f5440172acf2820c622552.jpg
祖先神案上摆放着各家各户敬奉的贡品。

e27b8a823ecbe783096c46c254b97fa2.jpg
用过午饭后,畲家祖先“蓝公”的神位被人们从宗祠里抬出,巡游全村。

28eb5b38d604a02a98a6d5b72a59119c.jpg
“蓝公”神位巡游全村后再回到宗祠。

681353016f569b38786f3f992f9a86a2.jpg
畲家女子打起腰鼓跳起起舞蹈。

ac8dbf6b05425a6ba545c1fbb2ee6d31.jpg
入夜后,村民们围着篝火唱起畲歌。

b04c6a7230eaa77dfdf0ab905bbb2210.jpg
火凤凰装置采用杠杆原理操控,过程中,舞火凤者需要不断跑动、转动麻竹杆。无数火星自顶端的火笼中溅落,带来了身覆火焰的神鸟形象,在夜幕下格外耀眼。

127d1f0fb97e108e85efe02f85e10c56.jpg
火龙与火凤凰汇合,节日的喜庆气氛被推至高潮。
作者:陆胜
  
87cdd31dc0a340069c94b201b74561a2.jpg
      
“火凤凰”是巴地畲族的一个独特民俗,在我看来,其更像是火的艺术。因村内的厝多为土木结构,故此“玩火”也别有深意,有“先发制火”的意味,即此地火已燃过,就别引发火灾了,可见先民们对“天灾”的敬畏及智慧。

事实上,巴地老一辈人对“火凤凰”的记忆早已停在五六十年前了,那时候,还不叫“火凤凰”。凤凰是巴地畲族人的图腾,村内随处可见印制凤凰的彩旗,它们安插在村中的各个角落,风起时,便摇晃起来,五彩斑斓。入村即可瞧见的凤凰彩绘墙面更是惹眼。村内有个展馆,陈列着巴地的一些旧物件以及民俗民风的文字记载,服饰、雕刻、装饰品等,均有凤的样式。所以在后来火凤凰的命名上,便采取了“凤凰”二字。


c725a0b0b67622f81e81cae56d9da27e.jpg

尽管失传已久,村中老者仍能从记忆里翻出火凤凰是如何制作成形的,是如何在夜空中舞动并闪耀的。

那么,火凤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俗呢?根据老一辈的记忆,上元节前夕,巴地畲民上演了一场“火凤凰”的复活。

火龙坪是巴地畲民逢年过节时举行民俗活动用的,是一片稍高的空旷地。站在这里,可以望见驶入村中的车和远处正在修建中的高架桥。玉兰花这时节开得正好,起风时,如飞雪般,徐徐降落,甚是好看,给火龙坪增色不少。


5a954116e5e4fbbc50126c8b6263685a.jpg

正月十四晚,天气不赖,暮色降临时,圆月便上了树梢。我到巴地时,见火龙坪上立了一个由整木和毛竹制成的杠杆,竹蒿尾部挂着一个铁笼。同行的人让我猜,这是做什么用的,我实在猜不出来。

不一会儿,火龙坪开始嘈杂了,村中的老老少少听说今晚有“火凤凰”活动,早早就来占了位,即便是走路颤巍巍的七八十岁老者,也爬上了火龙坪,令人十分感动。外地的一些旅游爱好者,提前占好了机位,只等待邂逅这场从未见过令人满心好奇的民俗。


d60d1d404ea61f241c8f382b3c875eb5.jpg

一部分村民就着夜色到距离巴地村约两公里处的来龙岗取来了火种,来龙岗被认为是巴地村的龙脉所在。另一部分村民在火龙坪驾好了篝火堆。完整的“舞火凤”流程,实际从白天就开始了。白天,由闾山派道士设坛做法祈福,有扎龙手艺的村民,开始扎制草龙。晚间,村中青年持草龙上来龙岗,引火、插香。待草龙全身插满点燃的香后,则从来龙岗回到巴地村,开始绕村舞龙。由另一人将从来龙岗取的火种,送至火龙坪点燃篝火堆。草龙游完全村,照例要上火龙坪,彼时,天上凤舞,地下龙腾,火凤呈祥,活动进入高潮。


8f8e6c02bffc7a7364ff713d264f34e5.jpg

篝火将火龙坪照亮了,时而还飞起一些火星。一张张脸围着篝火堆,有满溢胶原蛋白的脸,更有上了岁月刻刀的脸,都红彤彤的。不一会儿,火的架势小了些,一堆烧得通红的木炭新鲜出炉。这时,得迅速将木炭拍碎,拍得越细越好。

挂在竹蒿尾部的铁笼,此刻降落到地上。因此前我猜不出它究竟是做何用的,便走近仔细瞧了去,才发现铁笼中铺了一层稻草。敲碎的木炭,被快速铲到了铁笼的稻草上。迅疾将铁笼合拢,随着杠杆的转动,装有木炭碎的火笼盘旋至高空。火龙坪站着的人,此刻都望向了夜空,在月光的稍稍映衬下,可见铁笼里的稻草被木炭点燃,开始冒烟。随着转动频率的加快,风的助力使铁笼中的稻草被全部点燃,铁笼瞬间成了一个通红的火球。

在持续更快速高效的旋转中,夜空,发生了神奇的景象。点点火星,突然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是火树银花,却又不够准确,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星便是火星。漆黑的夜空恰成了极好的幕布,这火星就从这幕布里不停地掉落,掉落。竟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味。落在地面的,有些瞬间融进土地失了光芒,有些着了红光,将地面装饰起来。火凤凰即将出现,众人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


8cc7df61fa6c612d338cc2dbeeb647fb.jpg

在木炭和稻草的合力作用下,火凤随着人群一声高过一声的召唤,从时隔五十多年的光景中飞回来了。我见那些老者们,只呆呆望着夜空的火凤,发不出声来,但那眼里,分明是有闪烁的微光。而年轻人,同我一般的年轻人,从未见过,也不得不为此惊叹,这是物资匮乏年代,老一辈人对于“美”的制造,这种高超的审美,是如今只需点燃就会在夜空爆开的烟火所媲美不了的。


5c8613a9531513f60534b2295d800671.jpg

我们几乎同时尖叫了起来了,“太美了!无数的火星组合在一起竟真像一只凤凰!”此时此刻此地,所有人都成了巴地人,所有人都是这只久违火凤浴火重生的见证者。

火凤凰在高空舞了一圈又一圈,每一次起舞,我们都张大了嘴巴为她欢呼。我仍不敢相信,第一个发现这样“玩火”能舞出一只凤凰的人究竟是谁?得多了不起啊!


f20843c0557a900655c804c281c2f678.jpg

老一辈的记忆就这么被拉至五六十年前了,无声无息的,而新的记忆,在如我一般的年轻人心里扎下了根。

第二日,关于巴地火凤的消息便铺天盖地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村庄,因为“火凤凰”,因为民俗的复原,重新有了生命。我想,以后的每个上元节,巴地的上空,一定都有火凤飞过。

——本文选自《ON THE WAY》春节刊第19期
真·燃!
畲家民俗“火凤凰”
你见过吗?

↑ 绚烂壮观的屏南畲家民俗“火凤凰”
闽东北山区的屏南县巴地村
是屏南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居住的行政村
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凤凰是畲族的图腾
“火凤凰”
是巴地畲家唯一传承至今的
特色民俗活动


a4e02c63971264d000df193490c8b225.gif

巴地古村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
存有火患
为避免引发火灾
巴地畲族先祖认为
以先发制人的方式举行“舞火凤”仪式
寓示着火已燃过
来年即可消除火患


43a82c359e313b251f239bbd02eed3fb.gif

“火凤凰”民俗
由一系列祭祀祈福活动组成
“巡游蓝公”、“引香接火”、
“喜者敬酒”、“戏火取炭”、
“凤凰衔珠”、“火凤腾飞”、
“凤佑巴地”是最重要的几个环节

夜幕降临
人们开始在村里的操场上
围着篝火唱起畲歌跳起采茶舞


01faac0b0c93aa6de24dc50e2f16a839.gif

负责舞火凤的男人们将篝火扑灭
用树枝条把火炭打碎后
装进火笼里
再放入事前搭建好的
“火凤凰”装置顶部


20bdec2ae6566cf437a55493abb768f3.gif

鸣锣声中
舞火凤者大力转动麻竹杆
挂于麻竹尾部的火笼
由低起飞至高空悬停
随即火笼里的火焰被燃起


14d7c2f16563e0af40e26dd84bd9179c.gif

当火笼里的稻草全部被点燃
火笼已经成为一个鲜红的火球
夜空中俨然出现一只
缓缓飞舞、若隐若现的火凤凰
四周洒落下来的火星
像流星雨一样绚丽多彩




《火凤凰》邂逅“火凤凰”



由于历史原因,这项巴地畲族特色民俗活动停办长达50多年,直到2018年,才在屏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经县有关单位和村里的共同努力,得以复原重办。

“火凤凰”涅槃重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生,也是屏南人脱贫“重生”的写照。


               
5bd70444591381dd956dd03504e7057f.png
5bd70444591381dd956dd03504e7057f.png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289 | 回复: 293

手机版

轻松易点,迅速到家!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窗哥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手促销资讯,尊享邮件特惠商品,优惠不错过!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问题反馈| html {   -webkit-filter: grayscale(90%);   -moz-filter: grayscale(90%);   -ms-filter: grayscale(90%);   -o-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 }

GMT+8, 2024-12-22 02:33 , Processed in 0.2670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罗源湾之窗 - 联系电话:13799315700 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02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闽ICP备12018450号-1 )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