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10-31 13: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一品飞云 于 2015-4-13 09:33 编辑
以宣扬“生吃泥鳅能治病”出名的“健康教母”马悦凌近日又发出“渐冻人是我治疗的最简单的病”、“下一个目标是攻克艾滋病”等狂言,被多名专家斥为荒谬。而她是否涉及非法行医,据称由于其问诊主要场所是在网上,给监管和取证带来了困难,调查至今未有突破性的进展,但“网上求医”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网络的普及,现代人越来越习惯有病先上网咨询。眼下,像马悦凌所办的健康养生网乃至普及疾病常识、治疗答疑的网站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以此为营销套利者,他们的做法基本是以免费网络咨询为诱饵,找些真假难辨的所谓“医生”、“专家”当起“药托”或“医托”忽悠病人。
卫生部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只能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咨询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目前网上看病基本上仍不可行,通过网络免费咨询获得的信息只能当参考,有病还是要到有相关法律授权、资质可靠的医疗机构找医生面对面诊断治疗,千万莫图方便贻误了病情。
新闻回放:
“健康教母”网上忽悠人
监管部门调查取证难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近年走红全国的“健康教母”马悦凌,最近又宣称用泥鳅和当归等能治疗 “渐冻人”。有患者家属通过央视透露,在网上跟马悦凌取得联系后,其家人按她的“指导”吃生泥鳅、打复方当归注射液,花了不少钱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上述治疗方案被多名医学专家斥为荒谬、忽悠人。是完全不负责任的炒作。
上周,南京当地媒体对这位从南京走出来的“健康教母”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她并无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但在其论坛跟帖中有涉及疾病治疗的行为。南京卫生主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却遭遇了难题。因为她在当地没有实体的门诊场所,多年来一直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她拥有自己的健康养生网、个人官网、论坛、微博、网上商城,通过这些渠道进行铺天盖地的“宣教”和保健品营销,吸引了大批的患者。
但据媒体报道,由于马悦凌宣教或被疑有治疗行为的主要场所基本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给卫生部门的监管和取证带来了困难,调查至今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现象:
网上求医问药受热捧
生病了,本来应该上医院找医生,可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的人越来越倾向于“上网查查”,或者找个“网络医生”问问。“网络求医”也确实给病人带来好处,也有许多热心的医生在业余时间上网帮患者回复咨询的问题。
而据去年5月国内有关媒体和网站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数千名参与者中,超过六成的人在身体不适时第一反应就是“上网查查,看看咋回事”;而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结果是,当网上信息与医生诊断出现不同时,仅50%多的网友表示会相信医生。
“很简单,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健康网站,输入自己的症状,就会有在线专家提供回复。既不用排队,又不用挂号,还是免费的。”年近40岁的谭先生经常在网上帮家人求医,而省时省力又省钱正是他特别青睐这种寻医问药新途径的主要原因。
记者发现,除了看中“省时省力又省钱”之外,不少人选择网上求医,还跟患上“有涉隐私”的病症有关,特别是人流、不孕不育、性病、妇科病、男科病等疾病以及肝病,更占了网络咨询的很大一部分。特别像性病之类的,很多人选择网上问诊正是看中其“保密性”强。
搜索靠前的机构不一定权威
“很多患者会通过网上搜索找医生问诊,但有不少人也因此走了很多弯路。”广州珠江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陈群清教授指出,现在网络上的健康咨询实在太多了,而且良莠不齐。虽然有搜索工具,但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患者及其亲友来说简直是雾里看花,难辨真伪。由于竞价排名的原因,搜索靠前的机构不一定权威,而一些特别热心为患者免费解答的很可能不是专家,甚至是不是医生都很难说。
“其实很多医生的个人网站或是主页并不是自己主动建的。”陈群清透露,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网络医疗服务的中介机构,它们在其网络上帮医生建立个人主页。规范点的机构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后会取得相关的医生的实名认证,邀请他们上自己的主页亲自跟患者沟通。但也有些网站悄悄地复制各地专家资源,将他们搬到自己网上“撑门面”吸引不明就里的患者,遇到有人咨询,工作人员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转给普通医生。
“我见过有些刚毕业经验还不够的医生一天可在网上回复几十个问题,其中有些明显是误导。如果照做,轻则埋下健康隐患,重则加速病情恶化,实在令人担忧。”陈群清感慨道。一般来说,由普通医生或医学院实习生“假冒”专家回答的多少还有点谱,而护士或文员经过模式化的培训后顶着“专家”的名头隐身上网或通过电话忽悠人的,普通患者也难以辨别。 网上看病目前仍不可行
“不可否认,网络是个好东西,它起码扩展了医生与患者交流的空间,并有助于普及医疗常识。但通过网上看病,我认为目前仍不可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刘安平教授称。
他解释称,虽然现在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各种摄像、视频显示等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发达,但看病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无论是西医的“视、触、扣、听”还是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基本步骤,在没有当面接触到病人的情况下,都难以很好地完成。特别对于疑难杂症的患者,仅靠网络的显示和诉说,医生就为素未谋面的患者做诊断,也未免太过草率且不负责任。也正因此,卫生部早在2001年就发布了《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指出“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只能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咨询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提醒:
健康咨询莫入网络陷阱
“不要过于依赖网络,即使只是做健康咨询,也要警惕莫掉入网络诊疗的陷阱。”刘安平提醒道,这些年,一些打着XX研究院、研究所却不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骗人机构,也在网上大张门面,以免费网络咨询为诱饵,找些真假难辨的所谓“医生”、“专家”当起“药托”或“医托”,吹嘘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奇效”以忽悠病人。不少患者刚开始只是冲着他们的免费咨询而去的,但在他们的不断游说和各种所谓的“优惠”诱惑之下,有时也会把握不住自己。
陈群清告诉记者,他治疗过一位本来需要化疗的癌患者,之前在网上咨询被骗,花了几千元买了几个疗程的含激素伪劣药品,非但没吃好还越来越虚弱,最后才找回正规医院治疗。
“一旦劣迹败露,这些人很容易从网上‘遁形’。”刘安平再三提醒称:小病上社区医院,大病、疑难病找专家,无论如何一定要面对面,切莫贪图方便省事,到头来可能不但易受骗上当吃哑巴亏,还易误诊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何避开网络问诊陷阱
专家认为,在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的当下,利用网络寻医问药,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警惕,避开可能存在的陷阱:
1.查明医生资质和网站是否经认证
上网做健康咨询,首先要核对相关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格、有无执业证。这些信息都可上卫生部网站“执业医师注册查询”栏目,输入相关人名查询以辨真伪。另外,要留心相关网站是否经过该医生实名认证和授权、由其本人发表观点。
2.遇热心荐药荐医者多留个心眼
正规医院的医生接受网络咨询时,一般只提供治疗原则、做些健康知识普及,不会随便推荐具体的药物,更不会动不动就答应给“优惠”请病人一定需到哪个场所做治疗。
3.对夸大的疗效宣传尤需警惕
虽然现在的医学越来越发达,但有很多疑难病仍无法解决,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患者及其亲友在网上咨询时,千万不要迷信声称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攻克世界难题的夸大宣传。
新内容607新内容607新内容 新内容607新内容ξ新内容ξ注| 新内容ξ乐ξ城:新内容ξ新内容 |
|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